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人文世界·艺术评论

曲线之美

  郎雁平

  几年前,一位长辈自称找到了发财的生意:从巴西运铁矿到中国。他说得眉飞色舞,我也一度被迷惑,做起远航梦。就在努力替他的新公司取名时,他垂头丧气地告诉我生意黄了,理由是老婆担心他抵不住巴西美女的诱惑。当然这很有可能是借口。

  不过还是得承认,巴西给我的印象中,“美女”绝对在关键词之列。我的摄影师朋友拍各国美女拍到审美疲劳,却说至今仍有两个国家的美女让他保有对初恋般的新鲜与热烈,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就是巴西。

  在所有与这个国家有关的信息里,作家鲁伊·卡斯特罗将里约热内卢称为“女性城市”的说法可能是最好玩的。当有人质疑当地人不思进取时,他以里约性感的姑娘赢得的回头率来举例反驳说:“欣赏路过的女郎的臀部,这项活动不会进入任何的生产环节,不会带来任何收入,是一项纯粹的艺术。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么几分钟确实使每个人的一天好过不少:男人们因为注视,女人们因为被注视。城市的一天则因为安排了这个使两个人都高兴的小插曲而好过。对一个女性城市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无独有偶,胡续冬在《去他的巴西》里也写过,世界上再没有别的民族像巴西一样令人炫目地把臀部的大小作为压倒一切的审美标准。不知道世界杯选足球宝贝是否有同样严苛的标准,看球之余尽可以留意下。

  有一种说法是,巴西美臀是烤肉吃出来的,应该又是借口——吃货的借口。但巴西烤肉,也确实可以作为一个吸引人去巴西的理由。印象里杭州最早的巴西烤肉自助餐厅叫“加勒比海”,位于吴山广场的一个地下室。大约在十年前,这里每天都上演着“扶墙入扶墙出”的戏码:巨大的烤肉串在服务员手中“游走”,啤酒花儿持续“绽放”……记得餐厅当时有句著名的电视广告语——“最热情的聚会场所”。

  巴西是狂欢节的发源地,而巴西狂欢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在巴西,几乎每个人都是桑巴高手,里约最古老的城区以及贫民窟曼盖拉的棚屋里,有超过80个桑巴舞协会。早在狂欢节开始前6个月,人们已开始精心准备,扎花车、排舞、绘图,其中有二分之一的人不拿薪水,义务劳动,仅仅为参与这场狂欢。

  世界上有两片贫民窟是我最想亲历的,前者是印度孟买的达拉维,后者便是巴西里约的“上帝之城”,分别对应了两部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和《上帝之城》。

  今年年初,有幸完成了对前者的探访。相较之下,去“上帝之城”就没那么轻易了,它给人更多心理上的恐惧。听那位摄影师朋友说,“楼房上子弹射过的痕迹清晰可见,手持枪械的青年人在游荡”不仅仅是电影里才有的场面。一本美国旅行手册中这样提醒人们:走过贫民窟的街区时要像冲往厕所一样迅速经过这些地带。美国人的描述是否夸张,不亲自试过无法知道。不过此前央视《东方时空》采访摄制组深入贫民窟采访贩毒集团表现出的淡定,倒是给了人猎奇的勇气。

  可以说,《上帝之城》是我看过最好的黑帮电影,也许因为它的真实与残酷、极致和过瘾。不得不赞的还有电影中的音乐,热情洋溢或轻松诙谐的桑巴舞曲,总是不合时宜地出现在任何一场枪战场面中,两者的反差却制造了意外的效果。桑巴16世纪起源于非洲西海岸,最初正是非洲奴隶在苦难中歌颂生活,寻求自由的解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里约,最好的桑巴舞学校会藏于贫民窟之中。

  2012在老挝旅行,从万象到琅勃拉邦,大巴车坏在山中。各国驴友愁眉苦脸之时,两位巴西小哥拿自带音响在山边放起了桑巴舞曲,一场不知道将耗时多久的等待变成了陌生人的狂欢。那一刻的感受很像纪录片《列国图志之巴西》中描绘的:黑夜变白天,贫穷变富有,平庸变迷人,一刻的完美胜于一生的美好。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艺术评论 00018 曲线之美 2014-06-20 3515568 2 2014年06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