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政治纵深·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时

明处帮企业,背地收好处

贪欲,暗藏“服务”之中

  核心提示:

  作为党员干部,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本是份内事。但现实中,有些人打着“为企业服务”的旗号,变相向企业收取好处。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当下,更要警惕这种借“服务”之名,为个人谋取私利的恶劣行径。

  服务企业发展,这是党员干部的职责。然而,有些人借“服务”之名与企业家走得很近,其实背后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徐光庆、陈必金、俞圣平曾经是台州市三门海洋与渔业系统的业务骨干,在外人眼里,他们服务企业很热心,为人也很亲和。然而想不到的是,前段时间,这3人因犯受贿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5年零2个月、5年零8个月。

服务,竟成牟利工具

  这3人,曾经是同事:徐光庆是三门县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原科长,陈必金是该局原副局长,俞圣平曾担任该局局长、案发前担任三门县司法局局长。

  在很多人眼中,这3人都是“能人”。俞圣平在乡镇工作过多年,做事很有魄力;而陈必金、徐光庆则在海洋与渔业系统工作多年,业务很精通,而且手握项目申报推荐、验收和补助资金发放等权力。

  三门县是水产养殖大县,近年来,国家对一些特色水产项目提供专项扶持资金,种类较多,如果能获得这些补助和拨款,对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于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企业开始以各种方式拉拢俞圣平等人,机关干部对企业的“服务”渐渐成了牟利工具。

  2007年上半年,三门县一家海涂围垦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某,邀请俞圣平到该企业在蛇蟠的养殖塘基地考察指导,希望在政府项目补贴上能得到关照。在现场,俞圣平表态说,这个项目能促进当地产业发展,一定会支持,优先考虑补贴。

  然而,私底下,俞圣平却做了一件奇怪的事,他“借”走了陈某两万元钱。有了这笔钱做“润滑剂”,“服务”一下子变得积极起来。2008年春节前,俞圣平等人前往杭州,为陈某争取项目资金补助,陈某也专门陪着一起去。在杭州期间,俞圣平又“借”了1万元。

  陈必金、徐光庆提供的“服务”也不甘落后。2009年,三门县一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得标准化生态塘改造项目,两人在该项目申报、验收过程中出了不少力,为企业争取到了国家补助资金140多万元。

  过了几天,徐光庆打电话给这家公司负责人丁某,说申报这个项目过程中,他自掏腰包花了不少公关费,希望能帮助报销一家饭店的发票共4800元。事实上,这些发票都是徐光庆个人消费发票。丁某很识相,二话不说,立即付了钱。

  陈必金也有自己的办法,他给这家企业介绍生意,“打开销路”,但推销的办法却很怪异。陈必金介绍了一位朋友到公司的青蟹销售门市部,买了1.37万元的青蟹。提了货之后,陈必金却把买蟹的钱放进了自己的腰包。

  就这样,几年时间里,这3人在“积极服务”企业的同时,收受了这些被“服务”企业34万多元的钱物。

  事后,陈必金在忏悔书中写道:“收的钱物,无非是企业老板从国家补助中少拿些钱。基于这样的认识,就习惯于今天收几条烟,明天收几瓶酒,后天拿几张卡,渐渐地,从收点物品到收钱,从小数额发展到大数量,行为也就不检点了。”

隐蔽,权钱变相交换

  近年来,为促进技术推广,或者为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国家设立了种类繁多的项目资金补贴或补助。企业只要达标,就能获得这些资金。

  不可否认,大部分主管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为了推广这些技术,确实花了很多心力。然而,也有个别人看中了其中的“商机”:既然可以申请的企业众多,在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那一家。于是,如果相关人员愿意出力,企业就能轻松获得补助;如果不愿意,甚至设下绊子,企业就寸步难行。

  嵊州市农机总站副站长徐仁根也是这么一个“热心”人,前段时间,他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职责上,徐仁根分管嵊州市农机管理、推广、农机购置补贴等。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农机销售行业中,推广机器有不少门道。对一家企业而言,相关业务部门愿意出多大力度向农户进行推广,对农机销售业绩影响很大;另外,补贴的多少,也会对农户是否决定购买某种机型的农机,产生很大影响。

  照例说,品质较好的农机,容易获得政府帮助推广,也更容易获取补贴。但是好是坏,没有统一标准。徐仁根于是就在这个领域看到了“商机”。

  江苏一家机械有限公司想推广插秧机,徐仁根先后两次收受3万元之后,这家公司获得了“扶持”政策;浙江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想要得到“关照”,在送了两万元之后,也得到了;另一家机械有限公司请教如何推广收割机,代价是付1万元……就这样,几年之内,徐仁根收受了9万余元。

  以“服务”为要挟,借机谋取私利,这相较于明目张胆地索贿,有着更大的隐蔽性。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对企业而言,能否获取国家的补助,本是在企业计划之外,可谓是“意外之喜”,自然对帮助申报或相关的工作人员充满了感激,所以更愿意“让利”。

  去年底,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浦江县支会原副会长马荣灶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实际上,在浦江的外贸企业中,马荣灶的口碑很好。早年,他热心帮助外贸企业争取广交会、华交会的摊位,很受外贸企业负责人的敬重。

  几年前,某工艺公司老板吴某找到马荣灶,留下了一个厚厚的信封,里面是两万元。没多久,这家企业获得了“政府扶持”,得到了广交会的摊位;之后,马荣灶的“服务”越来越好,钱也收得越来越多,开始只敢收企业送来的钱,到后来,主动向企业要钱和报销发票。

  2011年下半年,马荣灶在浦江县某土特产店购买了两箱共计1.6万元的青花郎酒私用,找企业报销,然后把钱装进了自己的口袋。就这样,他一共收受12家企业贿赂的钱物,价值人民币25.9万元、2000美元,收了好处,还赢得口碑。

  业内人士认为,服务背后的腐败,影响是长远的,它将政府提供的各种政策优惠“消解”,从而使某个产业的长远发展受到限制或影响,让政府花了钱,却难达到出台政策的预期目的。

完善,亡羊更要补牢

  平湖市畜牧兽医局原副局长、动物卫生监督所原副所长陆建中的“高质量”服务,在企业中有口皆碑。

  当时,他负责平湖市畜牧行业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改(扩)建、生态养殖示范场、猪舍标准化高床位改造等内容的国家、省级专项补贴项目的申报、检查、验收。

  据企业反映,陆建中的“服务”内容很实在,他会亲自上阵,教企业如何制作申报虚假材料、提供虚假发票,利用这些手段对项目进行包装,弄虚作假、隐瞒实情,套取财政专项补助资金,造成国家经济损失共计154万元。在这过程中,他收受财物1万元。前段时间,他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有关人士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服务”中的腐败,与相关制度的漏洞不无关系。可以考虑建立财政补助项目公告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群众的监督作用,使财政补助项目更加公开,杜绝项目资金分配中的“暗箱操作”;此外,还应该充分发挥审计、纪检等部门的监督职能作用,规范企业项目资金管理,对项目支出,资金去向、用途、效益进行监督;强化问责机制,对在项目申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追究企业、单位和个人责任,杜绝项目申报实施过程中的浪费、腐败现象。

  丽水市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原副主任金宝林,就充分利用这一漏洞暗箱操作,从2004年至2013年的10年间,金宝林收受了浙江某茶叶有限公司、某药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相关人员所送的现金、购物卡、手机等各类财物,以及到高档娱乐会所消费,共计人民币12万余元,帮助这些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无息或贴息贷款、补助资金。

  有关人士认为,要解决这一难题,应该改变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目前,我国对财政资金的收支情况比较关注,而对支出后的实际效益很少进行绩效考核,这使得资金的使用缺乏约束,需要加快机制的建设,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提倡机关干部深入企业服务发展,但要防止个别干部借服务之名,暗中谋取私利,还把这种行为变成自己的政绩。”专家提醒,企业应该认识到,专项资金是国家财产,每一分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企业获得补贴资金,并不是某个人的功劳,而是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应得的回报。

  ■专家观点

  北京大学教授刘剑文:一些发达国家政府以公开透明、公平和效率为基本原则,对一些公共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网络公开,披露相关图表、注释、审计报告等信息,这有利于提高民生资金的使用效益,我们可以借鉴。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时 00018 贪欲,暗藏“服务”之中 2014-06-19 浙江日报2014-06-1900013;浙江日报2014-06-1900014;浙江日报2014-06-1900016;浙江日报2014-06-1900020;3510887;浙江日报2014-06-1900024;浙江日报2014-06-1900025 2 2014年06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