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经济·新浙商

从“贴牌”“代加工”到创立品牌

世界杯:浙江制造在崛起

  记者 夏芬娟

  刚刚开始的巴西世界杯上,浙江制造来了个华丽丽的亮相。有媒体这样描述:

  从里约热内卢的机场出来,可以看见一只巨大的巴西世界杯吉祥物,它的官方名字叫“Fuleco(福来哥)”,产自中国杭州。

  场馆内,显示球星们矫健身姿的LED显示屏由中国奥拓电子生产。而场馆外,小贩们兜售的世界杯小饰品大多来自中国义乌的小工厂。

  这中间透露的变化非常显著:吉祥物“福来哥”不仅杭州制造,还是杭州设计。设计该产品的公司为杭州孚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相比之前的几届世界杯,浙江制造的形象,正在一点点“进化”。早在12年前的德国世界杯上,就已经到处充斥着中国制造的身影。但是,从足球、旗帜到日用品等,出现在世界杯上的这些中国元素,不是“贴牌”就是“代加工”,几乎鲜有自己的品牌。

  像耐克、韩国现代、阿迪达斯、日本富士等赞助世界杯的企业,其产品多数系中国制造,其中不少浙江制造。如浙江宁波狮丹努集团就为阿迪达斯“贴牌”生产了85万件阿迪达斯德国球迷服。

  因为身处价值链的最底层,从大洋彼岸买下这些商品的消费者未必知道它们来自中国,甚至连这些商品的制造者们也未必知道它将“光荣”征战世界杯。

  2010年,我国外贸出口再次创下历史新高。但中国制造也迎来路易斯拐点,低成本劳动力难以为继。南非世界杯见证了这种转型。

  南非世界杯上义乌制造的“呜呜祖拉”意外走红。由此,它背后的经济故事也开始广为流传:出厂价仅仅3元左右一支,在南非却可以卖到100多元,一支毛利0.2元。中国劳动,除了赚了点眼球和热闹之外,几乎没有留下什么。

  2010年,国际经济错综复杂。美国好不容易在金融风暴冲击下站稳步伐,欧债危机的阴影却开始笼罩着整个欧洲。我国出口欧洲市场严重受挫。这样的内忧外患下,“呜呜祖拉”再次折射出浙江制造的尴尬,也敲响了转型的警钟。也是在这一年,中国企业英利集团迈出了第一步:赞助世界杯,并享有包括部分门票、场地广告宣传和媒体版权在内的全球市场营销权。这家拥有太阳能光伏全产业链的公司成为世界杯史上第一个来自中国的赞助商。

  传统外贸贴牌加工之路,已经走到尽头。没有核心技术、没有创立品牌,浙江制造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怕是只会越来越尴尬。接下来的四年,是浙江制造励志转型、又痛苦挣扎的四年。

  去年6月份,凭借优秀的设计开发能力和做工,这家公司与国际足联签下了巴西世界杯吉祥物的授权协议,标志着中国企业首次获得世界杯吉祥物官方授权。其造诣已经远远走出了“贴牌”模式,甚至除了巴西,这家公司还拿下了全球其他国家想在本国销售“福来哥”毛绒玩具的销售权限。

  新能源、LED等新技术也是来自中国制造。当然,这届世界杯仍然少不了义乌和小商品。但他们同样有了不小的成长。

  曾经廉价的“呜呜祖拉”们,今年也融入了设计和品牌,比起南非世界杯时出产价提升了20%左右。利润从原先的5%左右,提高到10至15%。


浙江日报 经济·新浙商 00010 世界杯:浙江制造在崛起 2014-06-18 3514135 2 2014年06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