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梅雨是一面镜子

  谢晔

  江南入梅,万物滋润。长江中下游特有的梅雨,将把这片富庶之地带入一段湿漉漉的日子,一年一度的汛期又来了。老百姓拍拍晒晒、西收东藏,干部们上堤入户、寻寻觅觅,人们拾掇停当,等待没完没了的绵密细雨从天而降。对政府,汛期如同考卷,考验着干部的为民情怀、执政水平;对百姓,汛期也像镜子,映照出人们的生活智慧、社会心态。

  水火无情,防汛来不得半点表面文章、侥幸心理。金玉其外,一场大雨就“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教训不胜枚举。人在做,天在看。若真正心有百姓,就该在此节点,仔细审视,查漏补缺。低地旧居的老百姓庇身之所安好与否?江河岸边的险要之处,堤坝牢不牢,沙袋够不够?“老套路”烂熟于心还不够,唱完了“四季歌”,还要“盘一盘新情况”。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迅猛推进,私家车时代猝然到来,城市防汛面临全新课题。气象研判准确与否,预警渠道畅通与否,救灾预案扎实与否,不仅考验政府科学防汛的能力,更考验干部敢于负责的担当。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绵绵梅雨,本就容易下得人心长毛。此时若再逢水漫金山,高峰拥堵,有些人不免火力全开,到自媒体上去撒点野。气大伤身,大可不必。转型中国处处充满成长的烦恼。城市水患难题,西方发达国家花了上百年也不敢说根治,逢天作恶,照样窗台上钓得鱼,大街上冲得浪。前年北京的“7.21”特大暴雨中,人们眼睁睁看着一条鲜活生命被暴雨吞噬。一个月后,北京第一次通过群发短信向全体市民发出暴雨预警,然而“说好的暴雨”却开了个玩笑,于是有人调侃“下得不大,吓得不轻”。但是,调侃挡不住政府和百姓心态日益成熟,众多城市不断加入短信预警暴雨的队列。

  汛期来了,该如何安全度汛?政府心向百姓,百姓智慧成熟,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心有阳光,何愁阴雨不绝。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梅雨是一面镜子 2014-06-18 3514023 2 2014年06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