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海宁文化礼堂传承优秀民俗文化

乡音土调唤醒乡村记忆

  记者 陈培华 市委报道组 李迪刚

  本报讯 这是一场特殊的拜师仪式——海宁周王庙镇石井村的文化礼堂内,83岁的皮影戏老艺人徐二男收下了13个新徒弟。他们是全镇各村的文化阵地专管员,能说会唱,文艺底子好。

  皮影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二男说,如今要收个学徒太不容易,表演皮影戏挣钱不多且花工夫,年轻人大都不感兴趣。现在,他的担忧少了很多。今年,石井村文化礼堂落成后,特意辟出一间教室作为皮影戏传承基地,发动年轻人学皮影,请徐二男任教。徐二男说,江南皮影用的都是俚语土话,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更容易掌握。

  眼下,徐二男正带领这帮新徒弟排演一部新编皮影戏《石井仙踪》,讲的就是石井村的由来,里头有许多传说,很亲切。自从文化礼堂有了皮影戏表演后,许多老人重温起儿时的记忆,也让孩子们认识了皮影戏。

  海宁市在建设文化礼堂时注重挖掘和传承农村优秀文化资源,注重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融合,让许多民俗文化在文化礼堂得以展现和复活。

  走进袁花镇夹山村文化礼堂,思情山歌展示馆让人眼前一亮。“思情山歌可是我们村的文化宝贝。”村干部冯海波说,思情山歌至少已有150年的历史,用当地流行的民间曲调即兴唱和,倾吐心声,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由于各种原因,思情山歌一度失传。几年前,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寻访村里老人,让她们你一句,我一句,整理出歌词、歌谱,思情山歌得以重生。“河里产鱼成双对,我与郎哥难相会……”听着思情山歌,不少年轻人说,原来,用方言咏唱的情歌也这么动人。

  养蚕猫、望蚕讯、裹蚕讯粽子——云龙村展示的一件件实物、一块块展板,唤醒的则是蚕桑文化的记忆。云龙村历代养蚕,村中流传“蚕熟半年粮”的谚语。由此,小村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蚕桑民俗活动。一些由蚕而起、因蚕而庆的传统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古诗中描绘的缫丝场景在云龙村可一睹为快。我们在村民俗展示馆见到年过花甲的贝利凤时,她正端坐在土丝车旁,边踩踏板边从锅里捞茧子,然后麻利地找出丝头,又长又细的蚕丝被一圈圈缠在一个木轮子上……“我15岁学缫丝,以前家家户户都会这手。”贝利凤乐呵呵地说,没想到这手艺快成古董了,如今只是作为表演给大家看。

  每个村都有各自的特色民俗,文化礼堂让这些民俗重新回到生活中,村民们感受着传统文化久远的芳香,这样的文化礼堂大家都爱去。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乡音土调唤醒乡村记忆 2014-06-12 3486298 2 2014年06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