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新闻时评

美国升级版“新干涉主义”

  吴正龙

  针对外界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外交政策“软弱”和“谨小慎微”的批评,奥巴马近来展开一系列自我辩护活动,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的演讲,便是“这一场解释运动”的“重头戏”。尽管讲话只是“炒冷饭”,没有新意,但是却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尤其对美国出兵干涉的条件和做法着墨较多。

  以利比亚战争为分水岭,美国自二战之后首次在对外用兵的问题上退居“二线”,采取不“出头”、不“当头”和不派地面部队的“三不政策”,构成美国的“新干涉主义”。然而,利比亚战争结束之后,对内派系冲突不断;对外大量武器弹药扩散到非洲国家,引发西非国家一波又一波的动荡。美国在随后的叙利亚、乌克兰危机中改变了做法,对美国“新干涉主义”进行了“翻修”,形成了新的升级版,其主要内容如下:

  大幅度提高美国用兵的门槛。只有当美国直接受到威胁时,美国才会考虑单边动武。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要研究行动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联合盟国采取“集体行动”是美国应对冲突的主要做法。凡是没有对美构成直接威胁的冲突,美国都不会贸然出兵“单打独斗”,而是要动员盟国或者伙伴国采取“集体行动”——外交先行,制裁跟进,多边军事行动断后。

  抓和谈的旗帜,利用多边舞台,推销美国政策主张。无论叙利亚危机,还是乌克兰危机,在解决分歧的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美国依然积极推动谈判进程,试图占据道德制高点,制造“老美不能走”的印象。

  慎重对待向反对派提供武器问题。尽管美国一再表示支持叙反对派,但说得多,做得少,始终不敢把杀伤性武器提供给反对派,充其量只是给一些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装装门面。

  “手拿小棍子嘴里发狠话”——这是美国媒体套用老罗斯福“手拿大棍子嘴里说软话”的名言,来说明奥巴马政府应对危机所表现出来的色厉内荏和虚张声势。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奥巴马接连放出狠话,普京如不收敛,将要付出“代价”,然而采取的制裁措施并未对俄罗斯造成伤筋动骨的损害,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美国升级版的“新干涉主义”是美国实力消长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奥巴马巧舌如簧,也改变不了这一基本事实。可悲的是,奥巴马对此视而不见,仍然顽固地认为,“美国必须一直在世界舞台上担当领导者”,美国势将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06 美国升级版“新干涉主义” 2014-06-09 3501828 2 2014年06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