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海洋二所公众日迎来好奇小朋友

播下一粒蔚蓝的种子

  本报杭州6月8日讯

  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陈斯音

  全球70%的人口居住在滨海地区,步行一日就能到达海边。然而,许多人对于海洋的观感是陌生和神秘的。今天是世界海洋日,也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公众开放日。来到西子湖畔的海洋二所参观、体验的小朋友们发现,大海里深藏着种种新奇的知识。

  在一条矛尾鱼标本旁边,孩子们瞪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听着海洋二所年轻科研人员的讲解。这条鱼来自遥远的南非,是人们从数百米深的海洋中捕捞上来的。

  “这是总鳍鱼目中唯一生存到现在的鱼类,它的同类在4亿年前就生活在地球上。”讲解员说,“科学家发现矛尾鱼时的惊喜,就仿佛看到现在还有活着的恐龙一样。”

  小观众们随后得知,矛尾鱼作为一种活化石,是陆生动物自水生动物进化而来的活生生的佐证。“它的鳍里有骨骼、有肌肉,和现在的其他鱼类完全不同。这说明,有许多其他的总鳍鱼类,当年曾挥动着还不太协调的鱼鳍,顽强地爬上了陆地,逐渐演变成最早的两栖类。”

  海洋生物和化学研究只是海洋二所开展的多项海洋科考工作的一部分。告别了海绵、珊瑚和贝壳,孩子们跟着海洋二所工程师朱乾坤来到科研楼顶层,这里搭设有多架遥感天线,接受卫星发回的数据,这使海洋二所成为一个重要的卫星地面站。

  “这两架天线为什么像足球一样?”孩子们大惑不解,白色的球型装置确实十分显眼,高踞在这座高楼顶部,远远就能看见。

  “这是天线的保护装置,从那扇小门进去看看,你就会发现藏在里面的和‘锅盖’一样的天线了。”朱乾坤说,极轨卫星接收系统要时常转动才能接收信号,放在露天环境里容易遭受雨雪侵袭,影响正常运转。因此要用玻璃钢造一个小房子,安全地待在里面。

  研究海洋,却要使用高高在天上的装备,孩子们感到十分新奇。朱乾坤又带他们到了实验室,展示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科考中的巨大威力。“大海遥远广阔,一条船跑上一天,也只能完成一个小范围的科考任务。而卫星遥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扫过大半个地球。”说话间,气象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在电脑屏幕上逐行显示出来,孩子们纷纷把脑袋凑过去,看到了云层下方深色的大海,以及如珍珠般洒落的岛屿。

  今天,孩子们还听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二所研究院金翔龙的故事。在海洋地质科学领域耕耘半生的金翔龙刚刚当选为2013年度海洋人物。在白手起家的艰苦岁月,进行海上调查时,为了保证海上每两分钟一次的快速爆炸,金翔龙只得用牙咬,来不断地剥离起爆线,造成了牙齿松动、脱落;时至今日,金翔龙依然会拿自己的一口假牙开玩笑:“它们没有一颗是真的。”

  “使祖国成为一个海洋强国,这就是金院士的梦想。”而今天的海洋科考启蒙之旅,也许同样在这些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蔚蓝色的海洋种子。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播下一粒蔚蓝的种子 2014-06-09 3501258 2 2014年06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