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华光礁1号南宋沉船出水文物在杭特展

扬帆南海盛景重现

  本报杭州6月3日讯

  记者 刘慧

  一艘古代沉船,一段尘封的历史,一次远海探秘。一批来自西沙华光礁的南宋沉船文物,静静地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向人们述说着远去的故事。

  今天,由浙江省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扬帆南海——华光礁1号沉船出水文物特展”吸引了不少观众,展出数量最多的是瓷器,有青白瓷、青瓷、白瓷、青花瓷等。展览逼真地营造出大海与岛礁的全景,还复原了一艘扬帆远行的南宋商船模型,同时将视野扩展至西沙群岛,进而全方位地展示南海遗留下来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形象地再现了中国先民扬帆南海的繁华盛景。

  美丽富饶的南海,自古以来便是中国先民开展渔业生产和对外交流的海域,是中国沟通世界的重要海上通道。800年前,一艘满载着中国货物的贸易商船意外沉没在西沙华光礁。1996年中国渔民作业时首次发现,后由国家博物馆等单位组建的考古工作队,先后两次对深埋海底的华光礁1号沉船进行考古发掘,共计出水1.1万件南宋瓷器。其中粉盒数量最多,足有上千件。图案富于变化,有折枝牡丹、莲花、团花、菊瓣等,透着一种质朴天然的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本是中国女子盛放化妆品的粉盒开始跨越重洋。而这批沉睡了800年,而今又浮出水面的出水瓷验证了这段美丽的旅程。

  观众可以看到,当时空前繁荣的中国商船主要从广州、泉州、宁波、扬州等地出发,途经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到达波斯湾、红海,乃至北非和地中海沿岸国家。伴随着大量航海活动,中国古代有相当多的船舶及其物品沉没海洋,形成了宝贵的水下文化遗产。据专家推测,仅在南海就有2000条以上的古代沉船,其中大部分为海上丝绸之路时期的商船。这些沉没在海洋的遗物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线状分布的一处处遗珍,是中国与周边民族、国家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展览现场,观众通过浙博的特别设计,可以看到在风浪和泥沙的冲击下,华光礁1号沉船如一片废墟,那些青白釉、青釉、黑釉的碗、盘、碟四下散落。讲解员说,这艘远洋贸易沉船,运载的货物全是销往海外的民间生活用瓷。

  由海南省博物馆主创的“华光礁I号沉船特展”曾荣获201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本次展览将持续到7月20日。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扬帆南海盛景重现 2014-06-04 3494649 2 2014年06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