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何时能准点?
我省筹划推出“守时公交服务”
通讯员 金慧 周丹霞 记者 张帆
编者按:2014年至2017年,浙江将在全省开展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其中,杭州、宁波将创建国家公交都市)。作为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与百姓息息相关,对未来城市交通体系的建立、人居环境的改善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今年是浙江创建公交优先示范城市的开局之年,为推动公交优先进程,本报特推出“城市治堵,公交先行”栏目,报道公交优先实施的亮点、展望公交都市的发展前景、推动公交优先战略的实施、让百姓出行更顺畅。
公交何时能准点?
我省筹划推出“守时公交服务”
本报杭州6月3日讯
通讯员 金慧 周丹霞 记者 张帆
杭州限牌限行之后,杭州地铁日均客运量增加1万人次,地面公交日均客运量增加3万人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下车钥匙,改乘公交通勤。而宁波地铁也在前些天投入试运行。
更令人期待的是,继杭州、宁波获准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外,省治堵办日前发文在全省所有11个市开展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加大公交优先的推进力度。按照杭州、宁波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实施方案,杭州、宁波将争取到2018年,6成市民出行靠公共交通。算下来,杭州平均每年要保持3%的公共交通分担率增长。
目标看起来挺美,但要实现它,不下真功夫可不行。为此,记者采访了具体参与公交都市创建的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郑黎明、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楼晓寅。
提速为准点
城市为什么越来越堵?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小汽车快速普及带来的“汽车时代”和城市交通拥堵。
2012年杭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26.7万辆,比2002年增加164万辆,并且以月均2万辆的增幅增长,给杭州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私家车的家庭定位慢慢由原来的奢侈品转为必需品,有辆不论价格高低的小车似乎成了不少家庭的“标配”,市民们越来越习惯于开车出行,更有甚者开车出门只为“打个酱油”,私家车大量占用了有限的道路资源,路岂能不堵?
那么如何让已经习惯开车出行的市民改乘公共交通呢?除了限牌限行等限制私家车出行的措施之外,楼晓寅认为,主要还是要提高公共交通自身的服务品质与吸引力。
日前在全省范围内做的乘客满意率调查显示,公交车准点率低是最被乘客所诟病的。究其原因,则大部分要归咎于现今公交并没有真正落实路权优先,遇到高峰只能和普通汽车一样堵在路上,大批乘客也只好在站台上望穿秋水。
目前杭州的公交专用道超过150公里,其中过半在主城区,但存在专用道不专用现象。为此,杭州将加快公交专用道在主城区的建设,保证公交路权优先。按国家公交都市的创建计划,预计2015年、2018年早晚高峰时段公交线路平均运营时速分别达到13公里和15公里。
楼晓寅说,提速并不是公交的最终目的,关键是要做到公交守时,让百姓心中有数。据他透露,作为公交行业的主管部门,省交通部门正筹划推出“守时公交服务”;金华、湖州、海宁等地均有意做“公交守时服务”试点,即选取多条公交线路并在沿线各站点挂出承诺时刻表,请公众和媒体共同监督,将公交跑起来的每个环节都呈现在大家眼前。
公交引领规划
是建设公交的城市,还是城市的公交?这两句话听起来相似又绕口,含义却大不一样。
在郑黎明看来,要想对拥堵的交通情况进行改善,必须要从源头抓起,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中的运输主导地位,并以此引领城市发展格局。“以前的杭州、宁波,都是在之前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填充公共交通,因此到哪哪不通,既快不起来也优不起来。”
就拿杭州钱江新城来说,作为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的标志区块,区域内居然没有一个公共交通首末站。这显然为周边居民以及商业发展带来诸多不便,自然也就增加了市民对私家车的需求。
郑黎明表示,此次杭州、宁波创建国家公交都市以来,以往较为分散的交通、财政、交警等各相关部门共同统筹协调、统一思路,落实包括规划、政策、资金、路权、服务、管理等在内的各项公交优先措施,做到规划、管理、建设三位一体,努力做到公交都市从城市发展规划建起。
下一步创建中,浙江将从省级层面推动全域,形成一股共同推动公共交通发展的合力。各地市对公交进行重新定位,让公共交通发展从自然阶段进阶到自觉阶段,如温州、嘉兴、台州等地纷纷改变了当地公交系统从原来的单纯靠市场经营、投入的方式,加大了财政投入,由各地政府主导发展。
公共交通的基础地位不因区域大小而改变,但各地市可依据本地人口选取承载量与其相应的公交方式。一些拥堵的县市也在加快推进公交优先的步伐。不少县级市如瑞安由于原本交通基础设施不足,对公交地位认识不够,交通拥堵情况反而更甚温州等地级市。
“创建公交都市是治理交通拥堵的一剂良药。但目前公交都市对市民来说还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因此更需要靠交通、规划、建设、交警等多部门共同合作,提高公交质量和服务,吸引人们放下方向盘,改乘公共交通。”郑黎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