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湘湖
朝潮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像一艘硕大的木船,停栖在湘湖之畔。这里是我们采风团跨湖桥文化之旅的启航处,彩陶,骨笛,釜甑,独木舟……它们在阴暗的光线下熠熠闪动,像一张张晦昧的底片,照现了千万年前湘湖古人的存在方式。
泛舟湖上,体会湘湖的山水美景,遥想那只保存在跨湖桥遗址里的独木舟,似乎可以悟见人类文明的一线禅机。
远古时期的湘湖域地是海湾,气候冷暖交替,冰川、海潮作用频繁,湘湖成为一个海陆交替的地带。大约八千年前左右,人类在此生息繁衍,直至最后一次海平面上升,使那只独木舟沉睡在湘湖谷底。
一睡八千年。独木舟是湘湖文明留下的种子。
几经沉浮,潮退潮涨,湘湖只是遗存在历史的想像里。九百年前,时任萧山县令的杨时,在湘湖原址上发起了一场废田筑堤、蓄水成湖的工程,蓄洪防旱,造福一方。随着时代的发展,时间的席卷,湘湖在长年累月的泥沙淤积和围垦蚕食之下,水面又逐渐减少。到新中国成立前,湖面已不足最初的三分之一;一九八○年的湘湖,已名存实亡。
十多年前,考古工作者找到了那只独木舟,湘湖随之被轻轻唤醒。人们开始倾听它八千年以来的沧桑和迷失。也许那只是一个沿海部落,祖先在那里纺织、渔猎、耕种过日子;部落遐想的时候,会吹响三孔骨笛,烧制以太阳与火焰为主题的彩陶……那是部落的创世书,野性的手艺记录了原始和本真的生产力和生命力。
千年后的一场海平面上升,城山和西山成了小小的岛岬,白色的海浪比白幡还要白,小渔村来不及发出最后一个声母。彤漆的弯弓,熬裂的药罐,骨质的纬刀,它们成了湘湖远古时期的不朽碑文。萧山人找到了这些碑文之前,新时代的脚步声已经在叩喊着远古祖先的恶梦;当地的砖瓦厂破坏着遗址,也在挖掘和接近历史。历史被一点点还原,萧山的脐带找到了厚厚土层之下的衣钵,也许是整个长江流域新石器文明找到了新的标点和摇篮。几年前,湘湖出土的独木舟和榫木构件入选“中华文明之最”,就是一个批注。
经过最近几年的发掘整修、梳洗打扮,湘湖重新显露出它应有的清丽面容。湖水盈盈,城山和西山有了眷恋,芦苇和野鸭找到了归宿——萧山的家园之船,回到了湖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