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人人动手共筑美丽家园

海盐村村都有河道保洁村规

  记者 李回雄 陈培华

  县委报道组 李刚 范冰洁

  本报讯 “如今,我们人人都是河长。”日前,记者见到海盐于城镇江渭村村委会主任翁国慧时,他扬了扬手中的村规民约说。村规民约由村民代表全票通过,规定沿村河两岸的村民每户无偿出5工,协助清理河道。眼下,村里总长16公里的23条河道完成清淤,昔日的脏臭河道,如今大为改观。

  如何让农民参与建设管理家园?海盐致力于构建“政府引导、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引导群众制定适合本村实际的环境卫生村规民约。村民互相监督,使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保持长效化、常态化。眼下,海盐县105个行政村(社区)全部通过了关于河道保洁的村规民约,内容涉及水环境整治、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污水按标准排放以及“清三河”中村民义务投工、出资方式等。

  规范畜禽养殖,不得向河道直接排放粪便和污水;不向河道、沟渠中倾倒垃圾、丢弃农作物和秸秆……记者日前在海盐县西塘桥街道刘庄村看到,村务公开栏等地方都贴着该村的“村规民约”。

  “要改变村民乱丢垃圾的不良习惯,单靠教育和口头约束远远不够,必做全面加强制度和法治建设。”海盐五水共治办负责人说,实现河道长效保洁离不开村民的自律、监督和共同参与。

  村规民约是村民代表们共同协商制定的规章制度。各个村将村民代表会议上通过的村规民约在村务公开栏里进行公示,村干部、村民代表挨家挨户发放宣传资料,跟村民们一项项地解释。很快,村规民约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拥护。刘庄村村民陆龙祥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自己也是村里的一份子,所以主动拆了违建猪棚,不往河道里排放污水,不乱倒垃圾,“村规民约里规定的,我一定做得到。”

  一纸民约,唤起村民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动手清理了村口垃圾河后,江渭村村民叶张明又成了一名河道监督员,一有空他就在村口的叶家浜边巡视,劝导村民勿向河中丢弃垃圾。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我眼见清清小河变成臭水浜,心里难受。”年过六旬的叶张明说,他希望通过治理,能再将一条条清清河道交给子孙。在通元镇丰义村,村干部将村里的垃圾河拍下制成幻灯片,在全村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上一幅幅播放,许多人看了深受触动。村规民约制定后,村民中已有230人次参与“清三河”行动。

  据了解,村民若违反村规民约,村委会有权予以制止、要求限期改正、责令作出检讨并在全村通报批评,还要处罚一定的清洁治理赔偿金。对模范带头执行者,则由村委会进行表彰奖励。

  武原街道金星村党支部书记朱水中正和其他村干部商量,打算对村民老王进行奖励。老王前期不仅主动报名,多次参与清理河道垃圾,还特别关心清理后的河道水质。近3个月里,他6次向村里和县环保局反映有企业向村河偷排污水的情况,及时制止了企业的违规排放行为。

  村规民约通过制度上的约束,有效减少了农村乱堆乱放、乱倒乱扔等不文明行为发生,进一步增强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自觉性。今年以来,海盐共清理完毕1168条河道、小池塘、断头浜的水面及岸边垃圾。1月至4月,海盐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为优秀。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人人动手共筑美丽家园 2014-05-26 3483421 2 2014年05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