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文化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30岁庆典拉开序幕

越剧新唱《二泉映月》

  本报杭州5月23日讯

  记者 刘慧

  鲜花、掌声,包围了剧场;戏迷、粉丝,热情溢满心间……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迎来成立30周年纪念日之际,伴随着那首不朽的名曲《二泉映月》低沉含蓄的旋律,今晚,两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著名表演艺术家茅威涛、陈辉玲领衔主演的创新越剧《二泉映月》在杭州剧院倾情上演。

  鸦雀无声,座无虚席。

  刹那间,一束追逐的光影,将盲人阿炳从天际引到眼前:一把二胡、一轮月、一汪泉,构成了新编越剧《二泉映月》中阿炳生命的全部内容,并形成了他灵魂的映像——在清澈的泉水中,涌动着阿炳一生的悲凉,也象征着生命的永恒。

  由郭小男执导,郭小男、罗周编剧,作曲家翁持更、刘建宽作曲,唱腔设计胡梦桥,舞美设计刘杏林,造型师毛戈平等知名艺术家联袂打造的这出大戏,以“泉”为象征——既是惠山泉水,更是阿炳的生命流向。一切生命的历程,都化作对人类真善美的赞许,化作母爱似的永久抚慰。

  对茅威涛而言,最苦莫过于第一次演盲人戏了。“我要从19岁演到40多岁,动作幅度特别大。有次我唱着唱着,把里屋灯关了,外屋的灯又忘了开,当时就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就在一刹那,我突然找到了那种感觉!”找到感觉的茅威涛并不急着开灯,而是在黑暗中美美地唱了一大段戏。

  光影下,舞台上茅威涛演绎的阿炳,完全颠覆了以往人们印象中的盲人阿炳的形象。毛戈平去无锡实地走访回来后,有了新的认识,“他不是乞丐,骨子里很孤傲,是个清高的艺术家。所以,这次的眉毛,不能硬,而要飞,要仙。阿炳虽然粗布烂衫,但很整洁干净。”于是,惊艳全场的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那个长发飘逸、仙风道骨的阿炳。

  除了毛戈平的妙笔,还有一位与小百花合作近10年的服装设计王秋平。“与以往人们印象中那个干瘪、落魄、穷困的老头形象不同,我要赋于阿炳时尚和唯美。”设计时王秋平把自己关起来,七八个版本的《二泉映月》画了20天设计稿,听了20天的曲子,在听出了点门道后,忽然发现能做出这样曲子的人,他的衣服不能落俗,而是超凡脱俗,有仙气。

  这可能是一种职业病吧。住在上海的王秋平常常去逛逛面料市场,淘一些别人看不上的,又很有特点的边角料,以备不时之需。“那天,我摸到了一块麻纱,名字很好听,叫雨露麻,驼色,粗粗的网状,像纱布一样的质感,这就是阿炳7套服装的所有面料。”

  掌声中,当茅威涛穿上那件淡淡绿、水水蓝,既服帖又很灵动的长衫走上舞台时,一位长发飘逸、骨子里透着孤傲的清高民间艺术家阿炳,再次倾倒全场观众。

  旋律声中,一个全新的“茅阿炳”引领观众从眼盲走到心明。观众们说,阿炳能够如此,是因为他心头最终找到了澄明。眼盲不怕,只要心没有失明。也许命运给阿炳的磨难,正是成就他那些动人心魄的乐曲的缘由。

  茅威涛如是,小百花如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疯狂戏迷,一次次把潮水般的掌声送给茅威涛,也送给30年间伴随他们成长的小百花。


浙江日报 文化 00006 越剧新唱《二泉映月》 2014-05-24 3483240 2 2014年05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