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文体

记者探访省枇杷种质资源杨渡基地——

小满枇杷初燃夏

  本报记者 李月红 通讯员 邵敏

  5月21日,太阳到达黄经60°,小满到了。俗话说,“小满枇杷黄,夏至杨梅红。”来自省农科院的监测,5月25日前后,浙北地区露天种植的白枇杷是一年中最好吃的时候,含糖度能到达14至18左右,直到6月5日前口感都会非常不错。嘉木清圆,树阴好凉,一切都恰到好处,去看看枇杷,吃着吃着,初夏也就来了。

  驱车一小时,到达海宁省农科院杨渡基地。占地15亩的枇杷基地,是我省枇杷种质资源库,承担着省“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枇杷种质资源收集与新品种选育”,目前已收集64份品种资源,审定新品种1个。陪同我们一起的,是该院园艺研究所枇杷课题组组长陈俊伟研究员。大棚里,叶绿正浓,枇杷渐黄,每串枇杷都套着果袋,以防日灼裂果。

  “尽管目前有60多个品种,但我省种植的主要还是4个品种。”陈俊伟说,主要有黄、白两色,黄色品种有大红袍、洛阳青,白色品种有宁海白、软条白沙。全省18万亩种植面积,大多集中在杭宁温台金等地。按照今年的气候,浙南丽水地区早在5月5日左右就吃上最甜的枇杷了,浙中兰溪地区则在5月18日左右,小满时节,25日前后,总算轮到浙北杭州地区了。

  就浙江而言,枇杷并非本地风物。据史书记载,枇杷最早产于四川夹江,到了唐代被列为贡品,产地逐渐扩展到了大江南北,塘栖早在隋代开始种植枇杷。《唐书·地理志》载:“余杭郡贡枇杷。”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有“塘栖枇杷胜于他乡,白为上,黄次之”。清光绪《塘栖志》中对塘栖盛产的枇杷作了如此描绘:“四五月时,金弹累累,各村皆是,筠筐千百,远贩苏沪,岭南荔枝无以过之。”

  作为唯一一种“秋萌冬花春实夏熟”的水果,枇杷可谓是集四时节气之精华长成。可这样的成长阵线,也有缺憾——会经历冬天的大寒和春天的倒春寒。科研发现,枇杷花耐不过零下6°C的寒冬,果实受不住零下3°C的倒春寒。而恰恰江南就是这样的气候特征。

  “我们唯一的期待就是树长得‘中庸’些,花朵‘低眉’些,这样的枇杷才会好吃。”陈俊伟说,所谓“中庸”就是说果树不要长得过于高大,每到秋季,科研人员都会将过强的徒长枝用力旋扭一下,损伤树枝的韧皮部,这样叶片所合成的养分就会更多输送给顶芽用于形成花朵;而所谓“低眉”,也就是枇杷花朵历来是朝向太阳,就像向日葵一般,养分吸收得多,可是一到低温,寒气绞尽脑汁地在落果表面寻找细缝沁入果核中,这样一来,果实常常是未成熟先落果,而“低眉”向下长,则能抵挡不少寒气。

  好吃的枇杷,未来会无核吗?这或许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半斤果肉半斤核”用来形容枇杷一点都不为过,尽管目前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枇杷的核重已降至果实重量的三成,然后对于白枇杷贵如鸡蛋的高成本价格,食客们还是对无核寄予了高度的期望。不过,陈俊伟并不认同这样的期待,“无核的可能性不大,果核是合成植物激素的重要器官,它会产生信号,命令叶片将合成的光合产物,向果实运输,而不是输送给其它。”就像是交通信号灯,果核的指挥,决定了果实的大小、美味度,科学家的努力是尽量使其单核,作为食客的人类则更多是顺应自然的决定,尽情享用吧。


浙江日报 人文·文体 00014 小满枇杷初燃夏 2014-05-22 3479053 2 2014年05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