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新闻时评

记得住的乡愁——月山春晚

  半天的走访,我感悟到:乡愁就是一种追求。月山村民不仅追求物质上的改善,更在追求一种平淡、恬静、充实、快乐的精神生活。“我要上春晚”,央视的演艺秀节目,在月山几乎天天在演“现实版”。农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就是月山春晚的无穷魅力。

记得住的乡愁——月山春晚

  谢正法

  5月4日下午,我来到了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月山村,我并不陌生。35年前,1980年的9月,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就到过这里。之后,陆陆续续地来了N遍。神秘的冰臼、古老的廊桥、高大的杉树王、一轮弯月似的村落,至今历历在目。

  让我想不到的是,在我来过之后的第二年春节,1981年春节,月山竟办起了中国最早的春晚,比央视还早了两年,而且一办就是34年。2007年,在浙江如火如荼的“种文化”活动中,月山以中国第一个春晚诞生地脱颖而出,扬名全国。

  去年底,中央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从此在我头脑中不断闪现着一个名字:月山。月山,就是它,它就是我心目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风情小镇。

  今天,我终于又一次来到了魂牵梦萦的月山。一到月山,看到熟悉的黄泥屋,听到熟悉的方言,就扑进农民家中。因为我深知:与农民聊家常,就犹如蜜蜂采蜜,你越勤快,收获就越丰厚。

  走进70多岁的“农民诗人”吴庆生家中,几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在聊天。看到我们,吴庆生立即拿出刚写好的诗《银屏啊您》,大声地用方言朗诵了起来。之后他深情地说:我生于月山,长于月山,见证了月山几十年的变迁。这首诗是我为明年春晚写的,用诗歌把月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表现出来。

  走出吴庆生老人家,迈步逢源街青石小路上,马上被一阵悠扬的二胡声所吸引。寻着琴声,来到了胡继防家。厅堂里,两男一女围坐一圈,正面带微笑地拉着二胡,旁边站着一位女子,手持自制乐器——“竹梆”,不时敲打伴奏……一幅怡然自得、其乐融融的画面。

  60岁的胡继防近来很忙,他和两位“搭档”——鲍金女和吴利生,正在挖掘、整理月山村失传已久的乐曲《渔家乐》,常在一起合练,准备明年春晚演出。边上的是他的妻子吴绍妫。胡继防高兴地说:我们三家,每家有两个孩子,都在外面成家立业了。生活好了,就要找开心的事做,拉二胡、上春晚,就是最开心的事。

  一场又一场的春晚演出,少不了组织者的辛劳。下午4时30分,好不容易在环月街上,找到月山春晚导演之一的吴美妫。她刚从外面回来。“6月份,‘乡乡一台红’举水站晚会,就快要演出了。这几天我都在找人商量安排节目”。吴美妫一进家门就忙不迭地说。

  从小喜欢唱歌、跳舞的吴美妫,30多年前和拉得一手好二胡的老公,开起了照相馆,之后又办起了卡拉OK,4年前又跳起了广场舞。这段日子,她一边请人改编节目,组织日常演出,一边练习二胡新曲,学唱越剧新段。谈到春晚,她充满憧憬地说:“等今年8月村文化礼堂修缮完成后,就成立月山春晚演艺协会,不但在春节演,也能一年四季演;不但在村内演,也能到外面演。”我相信,她的这个愿望一定能实现。因为月山已有的《农活秀》已经走上央视,在各地演出了。

  到了小学,已是放学时间,但学校师生依然还在。他们有一个课余保留节目:让学生搭廊桥模型,学做月山旅游小导游。校长吴开明说:学校是传承文化的地方,我们就是要把月山的廊桥文化传承好。他们准备把学生的实践活动改编成情景剧,在明年春晚演出。

  半天的走访,我感悟到:乡愁就是一种追求。月山村民不仅追求物质上的改善,更在追求一种平淡、恬静、充实、快乐的精神生活。“我要上春晚”,央视的演艺秀节目,在月山几乎天天在演“现实版”。农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就是月山春晚的无穷魅力。

  晚上,县委宣传部、文化局的文化下乡活动来到了月山。与别的乡镇不同的是,在月山演出,他们要把部分节目指标“让”出来。于是,十多个节目,村民节目就占了一半。一场晚会,“土洋”结合,不断引发观众的阵阵欢笑。特别是由13位60至99岁老人演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让人赞叹不已。

  晚会结束时,遇到了一位越南新娘和她的婆婆。婆婆吴常娇说,儿媳黄翠妙是越南人,去年6月刚过门,起初是学跳舞,后来由学生变成了老师,教其他妇女跳舞。在今年春晚,她用越南语演唱了《爱拼才会赢》,大家都说好。刚怀孕的黄翠妙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我很喜欢这个村,生了宝宝后,还要上春晚,就唱《恭喜发财》、《开门红》。”

  晚会上,农民演员的激情演出,婆媳俩的简短对话,我感悟到:乡愁就是一种体验。月山村民在春晚、在平日里的文化活动中,主动参与,尽情地展示自我,享受快乐,精心地呵护和营造着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园。

  当夜,我睡在“农家乐”,辗转反侧,眼前不断浮现着月山村的三幅画面:上世纪80年代初的贫穷、落后,现在的殷实、快乐,正在规划建设的风情小镇。

  当年住招待所,挂蚊帐,吹吊扇,抓虱子,现在住农家乐,空调、彩电、卫生间、WiFi一应俱全;当年1600多人挤在人均不到1亩的田地里穷忙,现在三分之二的人外出创业、求学;当年靠卖木头、做香菇为生,现在创办现代农业园区、山妞果蔬、农家乐、乡村文化游,引进义乌农产品经销商……

  在时空穿越中,我感悟到:乡愁就是一种进步,正是这些进步,给月山春晚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在梦中,我仿佛看到,一轮弯月悄悄地来到月山,来到每一户家中,来到我的身边。

  第二天一早,我再一次踏上村里的游步道、景观台,登上如龙桥、来凤桥、步蟾桥,望着袅袅炊烟,回想着如龙来凤的爱情故事,不禁吟起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在吟诵中,我感悟到:乡愁就是根,对月山来说,无论是过去的邮票、船票,还是现在的短信、微信、微视频;无论是留村的人,还是外出的“月山芽儿”,都有一个基因:月山村与月亮为伴,被誉为“月亮休息的地方”,是一个造梦、追梦和梦想成真的地方,这就是月山人和月山春晚的根。根深叶茂,有了这种根,月山人和月山春晚就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感谢时光老人,让我在昨天和今天,真真切切地触摸了记忆中的乡愁——月山春晚。


浙江日报 人文·新闻时评 00016 记得住的乡愁——月山春晚 2014-05-22 浙江日报2014-05-2200025;3475942 2 2014年05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