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大中学校代表谈记忆中的校歌
难忘青春一首歌
本报杭州5月20日讯
记者 石天星 王婷
通讯员 张东 宋珂
毕业季,带着别离的节奏,一首首青春之歌,唱在过去,飘在未来。
青春之歌投射在校园里最浓郁的影子,莫过于校歌——一字一句,对应了青春,凝聚了情怀。那一首歌,天天唱,可以浅唱低吟,可以热血沸腾……它,记录了生命的成长。
本报5月16日17版刊登的《我的青春,唱给你听》一文,将杭州高级中学校歌《落英纷飞》的故事娓娓道来,拉开了2014毕业季系列报道“听,青春在唱歌”的序幕。
今天,本报邀请我省一些大中学校的专家代表,就“青春之歌”谈谈校歌带来的成长之味、人生之味。
圆桌谈嘉宾:
邹丽霞:浙江工商大学团委、艺术教研室老师
赵卫东:浙江科技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
张悦:宁波效实中学副校长,语文教师
葛敦梅:浙大附中原党总支书记
屠晓丹:浙大附中办公室主任
放歌的年代
邹丽霞:1919年,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一些学校逐渐建立了音乐系(科),校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兴起的,比如《送别》就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作,倡导“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浙江工商大学的校歌词作者胡颖之,曲作者为胡作求,歌词大意是,国家要富强,首先兴商业。浙江自古商业繁荣,春秋时期的范蠡就是浙商的典范,现在浙江商业欣欣向荣,今日浙商与古代浙商先后相随。
赵卫东:我的学生时代,是台湾校园歌曲最热的时候,《外婆的澎湖湾》《童年》《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大家或多或少都能唱上几句,还有《少年壮志不言愁》这类的励志歌曲也受到同学的喜爱。歌里对美的追求、奋斗的热情,一直鼓励着我们。现在听到这些歌,就能把我带回那个意气奋发的学生时代,激励自己笔耕不辍,教好书育好人。
张悦:我觉得校歌是一所学校的文化符号,在校歌上谱写着学校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效实中学的校歌歌词创作者魏友枋身份殊异,他是前清举人,后又担任北大教授,当时他可能想到了效实的担当——既是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文化的创新者。作为效实的学子,我在初中时就迷恋魏先生的歌词,他将宁波文化代表王应麟、全祖望写入歌中。我们曾经在音乐课上学唱校歌,尤其是在校庆典礼上唱校歌。
葛敦梅:18年前,浙大附中筹备50周年校庆,发动大家创作校歌,师生们都热火朝天地参与进来。后来,音乐家丁永安、张孝博谱了曲子,嵇亦工写了歌词,把浙大附中校训的一些内容都写进去了,比如“求知、求真、求实、求新”等。大家很喜欢校歌,师生们一起唱,这是浙大附中第一次有自己的校歌。
屠晓丹:浙大附中校歌的歌词也好、曲子也好,能够勾起人们的回忆,心中激发起向一个时代致敬的情绪。我最喜欢歌词结尾的一句:“求知、求真、求实、求新,我们上下求索,展翅飞翔。”融入了屈原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把读书人肩负的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表现得很充分,让人一听就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精神的功课
赵卫东:不同于高度凝练的校训,校歌以音乐的形式通过曲调深入人心,更形象、更通俗,更有感染力和冲击力。校歌通过传唱形成气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师生校友在同唱校歌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共同体”的强烈认同感,比如一唱起“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我是浙大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在塑造身份认同的同时,校歌歌词中的内容也在无形中感染师生做人做事,求实、求真、创新、奋进……这些体现学校价值追求、体现学校精神的东西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
邹丽霞:校歌反映的是学校整体精神风貌,历史渊源,是校园文化最凝练、最集中的艺术载体和音乐形象,是学校的标识,它也是校园歌曲。从内容上看,校园歌曲大致有励志型的、抒发年轻人乐观情绪的、表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的、抒发爱情的、描写亲情的等等。有独唱、重唱、齐唱、合唱等,如今,有些说唱、民歌风、摇滚等也成为校园歌曲的体裁及风格。
张悦:就像李叔同先生引荐韦德勒的曲子而成就了《送别》一样,效实中学校歌的曲作者张谱六先生将校歌放在世界视野中来观照,无论这是不是巧合,我们总是庆幸——效实校歌在其诞生之日起,就激荡着“国际范儿”,我最喜欢的歌词是“破壁出飞龙”,气场十足、意气翻滚,道出了效实前辈的祝愿。
生命的能量
邹丽霞:为什么学生时代的歌曲能影响他们未来的成长?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朝气、充满幻想的时代,优秀的校园歌曲,由于内容切合学生的思想情感,旋律优美,往往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而难以忘记。对学生来说,经常演唱校歌不同于一般的说教,在起伏有致、动听的和声、热情的演唱中,学生的情感及精神境界会受到充分感染,从而在情绪、精神状态上得到共鸣,激励师生发扬学校优良传统,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优良品质和道德情操。正是这样,优秀的校歌永驻在他们的心里,并在未来的岁月中不断得到重温。而重温的过程就是回到年轻时代的时光隧道,不会因岁月而改变,在生活的历练中,校歌连同那些美好的岁月,成为一盏盏指路明灯。
赵卫东:校歌与校名、校徽、校训等是学校形象最直观、最生动的构成要素,是学校的无形资产。校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首脍炙人口的校歌不仅能激起广大师生的奋斗激情,唤起校友对母校的深情回忆,同时也是学校对外形象的一个窗口。
张悦:现在,每周一晨会,效实全校师生都会齐唱校歌。前年,我曾经参加南京校友的年会活动,当我看着耄耋老人和青葱校友一起唱着“明山佳气郁葱葱”时,我激动得留下了眼泪……校歌的生命力来自内心的爱,深爱;来自效实校友对母校强烈的、独一无二的归属感。我可以打一个比方来定位效实校歌:我愿意将校歌一遍遍吟唱,就像将泛黄的青春书册在时间的苍茫中一遍遍翻阅一样。幸福是件奢侈的事,能唱着校歌、听着校歌在效实园里慢慢老去,是一生的幸福。“愿共守先正遗训,言忠信,行笃敬,效实储能齐努力,破壁出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