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美丽乡村·延伸阅读

常山整治农村池塘重建乡村水生态——

荷塘月色何时回

  编者的话:

  池塘,这种比湖泊小的水体形态,无论是自然形成还是人工建造,亘古至今,在浙江乡村的水系统、水生态和水文化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自来水进村带来的生活方式转变,乡人对池塘的依赖和尊重不如往昔,不少乡村池塘满目疮痍。“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处处池塘蛙”,宋人赵师秀的绝唱,今时今日还能否唱响?

常山整治农村池塘重建乡村水生态——

荷塘月色何时回

  本报记者 杨振华

  县委报道组 汪峻 胡江平

  星星点点的池塘,散布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犹如美丽乡村的明眸。

  在常山县农村,粗略统计,大大小小的池塘有2000多座。这些美丽乡村的“眼睛”,很多不幸遭受过垃圾覆盖、生态破坏的磨难。近年来,常山县加大池塘整治力度,有的已重现清澈,有的仍然浑浊不堪,难以恢复。

  池塘为什么多脏臭,又为何难整治?池塘破坏了,会对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产生什么影响?池塘整治是“五水共治”题中应有之义,这个昔日农村孩童的乐园,能否重现光彩?

今之池塘:

垃圾遍布

  膝下垫着一个厚厚的棕垫,招贤镇古县村71岁老妪余翠花,跪在村里整治过的李家塘边,慢悠悠地搓洗着衣服。塘的另一侧,33岁的徐小芳,拎着一大桶衣服,也来漂洗。

  嫁到村里50年,余翠花的房子就在池塘边,她亲眼看着池塘从清澈变脏变臭,近些年重又变回满池清水可以洗衣洗菜。年轻的徐小芳家里砌有洗衣台,但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她,还是喜欢在池塘洗衣,不必等待水龙头放水、洗水池蓄水,省时省精力。

  一口清池之于农村的不可或缺,余翠花和徐小芳这老少两代人,以农村妇女享受临水刷洗的习惯,默默地作着注脚。

  “池塘的一大作用,就是提供生活水源,可以洗洗刷刷。”对于农村池塘存在的必要及其功能,常山县水利局总工程师朱根权阐述起来更系统专业。

  作为一种小型水利设施,池塘大多挖建在低洼处,可以收集雨水,起到调节蓄水、防洪滞洪的作用;到了旱季,池塘的供水灌溉功能将发挥大作用;池塘还是种养殖的好场地,鱼虾、莲藕、茭白等以及塘中各种生物又有助于水质净化。另外,一口干净的池塘对环境美化的作用也很大,喜欢逐水而居的人类,对“楼台倒影入池塘”这样的乡村风景总是趋之若鹜。

  池塘小,自我净化能力弱,其遭到破坏的后果不可小觑。“垃圾满池、污水汇聚的池塘,各种生物难以生存,对村民生活和灌溉的影响更不消说了。水满则溢,这些污水最终会经出口排泄,影响到河流生态。”朱根权说,从消防角度来讲,池塘还是很多农村的消防水源,如果任由池塘破坏,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将无水可用。

  从更大层面来看,根据中国湿地现状以及《湿地公约》分类系统,池塘属于人工湿地的一种。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星罗棋布的农村池塘,便是一个个“肾细胞”。细胞遭到破坏,势必影响肾功能的正常发挥。

  “池塘污染严重,不治不行了。这两年村民环保意识提高,要求整治池塘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朱根权说,整治需要资金,但苦于没有专项补助的资金,很多村子想动却动不起来,治也不能根治。

治塘之困:

水源何在

  大家都想让池塘重回清澈,“五水共治”正风生水起,“天时”、“人和”已经具备,配套资金解决也能各显神通,但许多池塘的整治却在“地利”问题上受阻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诗人杨万里早就道出了池塘清澈的条件,事实上许多农村池塘并没有稳定的水源补给,主要依靠降水汇集。没有源头活水,或源头水就已受了污染,让村民有些束手无策。

  球川镇后弄村的池塘,2012年整治后,有了一个田园诗意的名称:稻香荷塘。当年,村里对池塘进行了垃圾清理、淤泥清运,塘边围起栏杆、设立绿化带,而后在池里种下荷花,村民可以走进塘中央的凉亭临水赏荷。

  改造成功的池塘,今年又变得浑浊了。“池塘可以说没有水源,平时靠的是上面100多亩农田的渗水,汇进一条小沟流到塘里,时有时无。”后弄村党支部书记钟金良紧锁眉头,更糟糕的是,一公里外还有几个农家饭店,将餐饮污水排进这条小沟,池塘不得不承受源头污染。

  同样以荷花命名的何家乡钱塘村琚家自然村荷花塘,也缺少源头水。当降雨来临,这口13亩大的池塘,迎来的是四面八方1600多人产生的垃圾和污水汇入。“池塘有5个进水口,房前屋后路旁沟渠里的污物,雨天都会被冲进来。”钱塘村村委主任琚建兵坦言,村里急需将生活污水改道处理。

  池塘容易变脏的另一大原因,是不断累积的淤泥。“以前塘底的淤泥是好东西,大家都知道是好肥料,抢着要。现在都用化肥了,捞淤泥费时费力又脏,没人愿意用了。”招贤镇古县村党支部书记李小林说,淤泥越来越多,池塘越来越浅,水越来越脏,开始恶性循环。

  多年前电光火石间的一个灵感,李小林创造了一种现代治塘的新模式——农村池塘,变身“泳池”。

  古县村有李家塘、润德池和哑巴塘3口池塘,村里首先从2公里外的官塘水库坝底埋管引来活水,再做雨污分流管道防止地表污水入塘,然后逐个对池塘进行“泳池”改造:塘底淤泥清运完后,浇筑水泥,留一个约30厘米的排水口引管外流。每年5月和10月,关闭进水管,打开塘底排水口将水排净,便可清扫塘底积物。

  “泳池模式”的治塘方法,目前来看是成功的。古县村的池塘,如今又聚集起众多刷洗的妇女,夏日里水深保持1.4米内的塘,则成了孩童游泳嬉戏的好去处。

古法启示:

乡土公约

  现在谈起对池塘的维护治理,村民无一例外地认为,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集体化时期,是做得最好的。那时污染少,而池塘归集体所有,大家都会爱护,并定期组织人力挑塘泥肥田。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后,池塘往往是有人用、没人管,导致变黑变臭甚至沦为垃圾池。另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是,近年来自来水走村入户进农家,村民对池塘的生活用水功能越来越不依赖,这从观念意识上,削弱了村民对池塘保护的热情。

  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如何长效保持池塘的清澈?常山县有一处古塘,清澈见底,历代流传下来的治塘理念,或可借鉴。

  自古以来,池塘便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古代文人,更是对池塘有着偏爱,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杨万里的绝句《小池》,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脍炙人口。辉埠镇大埂村大埂自然村东边的毓秀塘,先人也留下了一首赞诗:“罗汉崖盘泉水涌,严冬塘中热气腾。不是温泉胜温泉,四塘组合功效全。”

  毓秀塘最初是一眼泉水,汩汩不断,村民便掘成水塘。塘边还保留着残碑一段,记载着池塘开挖、取名、修缮、使用规范的历史。光绪年间,村民用石板对池塘进行分隔,“一塘改四塘”:泉眼处是饮水塘,一侧是洗菜塘,这两塘的水通向最大的洗衣塘;洗衣塘的水外流,拦出一小块方塘,供村民刷洗农具、马桶等。

  “四个塘各有用处,不能乱用,定期进行清淤。”55岁的大埂村村民许乃武指着残碑说,谁要是敢越“池”使用,就会遭到村民的一致谴责,还要进行惩罚,这是村里一直以来立下的规矩。

  在残碑旁边,有一块立于1991年10月的“禁牌”,再次明确了池塘使用的六条村民“公约”:(一)饮水塘,只许村民饮水,严禁洗菜、洗澡、洗头、洗衣服,违者罚电影一场;(二)洗菜塘,只许洗菜、洗脸,严禁洗衣服,违者罚电影一场……

  66岁的陈林香,一边在洗菜塘清洗木耳和青菜,一边说:“池塘是大家用的,会相互监督。洗完菜,摘下的烂菜叶也要带走,不能丢在塘里。”

  “以前罚放电影的时候,还要现场公开道歉。现在大家都养成习惯了,没人乱用,更没人敢往池塘里扔垃圾。”大埂村党支部书记陈金林说,毓秀塘泉眼活水不断,“古法”治塘制定使用规则,并抓住污染破坏的根源——人,从惩戒监督的他律,慢慢形成自律,让百姓在思想观念上有爱塘护塘的意识。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延伸阅读 00018 荷塘月色何时回 2014-05-20 3474667 2 2014年05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