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志愿者为残障人士定制线路

心灵旅游处处坦途

  本报杭州5月18日讯

  通讯员 韩昱 记者 王婷

  今天是“全国助残日”,浙江省盲人学校14岁的盲童李杭(化名)和他的12名同学在导游的带领下走过杭州拱宸桥,路过方回春堂时,他们停下了脚步:“中药的味道好奇特,我想多闻闻。”

  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走就走的旅行”,对于残疾人而言并不那么容易,好在盲童“一日游”旅行团里有一群大学生志愿者导游,会为这群特殊的游客进行专业讲解。之前,志愿者已经和沿途景点提前联系过,在旅游线路、无障碍设施等方面都作了准备。

  这场准备整整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总指挥”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黄宝辉老师,她和大学生社团励睿旅游策划工作室,已经坚持3年免费为各类残障人士定制个性化旅游产品,并联系旅行社组织实施,她将之称为“心灵体验”。黄老师说:“旅游是一种体验,是让人感受到生活美好的活动。残障人士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体验到这种美好,而我们则要帮助他们用心灵去完成这种体验。”

  在扇博物馆,盲童们抚摸着制扇工具,徐徐微风掠过脸颊,他们笑了;在剪刀博物馆,孩子们簇拥在仿真雕塑前,只为倾听那闻所未闻的打铁声;在手工艺馆,志愿者和孩子们共同完成了“书写梦想,编绳手链”的活动,手跟着心的节拍翻舞……

  “一日游”里最激动人心的是“听心盲人影院”了,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与杭州图书馆已经合办过9期“听心盲人影院”,为200余名盲人朋友讲解经典电影,《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等大片在优秀讲解员的讲解下被重新演绎,杭州市旅委每次都会派出“金牌导游”作为主讲人。吴娜佳就是一位“金牌导游”,为了给盲童们解说好130分钟的《致青春》,她准备了一周……

  黄宝辉的无障碍旅游事业得到了杭州市旅委、残联、图书馆等的大力支持,杭州西子旅游社董事长曹亚宁曾多次无偿支持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残疾人旅游活动。最近,黄宝辉和她的团队联合杭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了无障碍旅游专项基金,而基金的首笔近两万元善款来自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师生捐助,今天的无障碍旅游“一日游”也是专项基金的首次使用。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心灵旅游处处坦途 2014-05-19 3473810 2 2014年05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