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育

国学之美 浸润童年

  本报记者 石天星

  近日,全国第一届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聚会在杭州拱宸桥小学举行。据介绍,拱宸桥小学开展国学教育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具体做法是:每天统一安排早中晚3次经典诵读时间,每次5分钟;每周开设一节《国学课》;每个学期都要让各班排练国学短剧,评选出“状元班”、“榜眼班”、“探花班”;学校还有专门的国学馆,学生每周去上国学课,穿汉服、席地而坐。

  乐读经典

  六年级的高兴是个脸圆圆的小姑娘,她最喜欢背的是庄子,因为庄子很有想象力,会讲很多的小故事。

  在拱宸桥小学,小学生们一入学就要开始记诵古文,第一个学期背《弟子规》,第二个学期《三字经》,第三个学期《千字文》,第四个学期《笠翁对韵》,三年级背《论语》,四年级到六年级是根据《小学国学经典教材》背选段,从《大学》《中庸》到《史记》《资治通鉴》……

  六年级学生梅骏逸说,背国学经典比背语文课文容易得多,“背古文的时候,我们能找到很多规律,比如它们的句子前一句和后一句都是对着的,同一个位置上的字变一变。”比如《庄子》中的《濠梁观鱼》,全班只用了半天就都能背了,“因为它的句子就像绕口令一样,我们背的时候都觉得很有趣。”

  拱宸桥小学的语文老师舒平说,孩子们一般每两三天就能背下一篇七八百字的古文,“不用老师怎么教,他们就懂。”这与拱小的学生长期接受“国学经典教育”分不开的。

  “国学教育不是逼孩子们背书,而是用游戏的方式来记诵,比如玩着读、拍着手读,我们统称之为‘乐读’。”校长王崧舟说。

  知行合一

  教育部最近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分学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在《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的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李灵玲看来,在小学的低段,读和背的时间应该比理解的时间多,这符合低龄儿童的认知规律,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慢慢懂;在小学的高段,读的时间可以减少,理解、感悟的时间应该加强。上国学课的老师也不必字字求解,不妨像《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那样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每有会意,就是有所理解、感悟,如果还能将道理与生活相结合,那就更好了。”

  将道理与生活相结合,正是金华柳湖小学在国学教育中的“践行”。6年前,柳湖小学开始推行国学教育,每天从早读时间中抽出15分钟诵读经典,一周一节校本课用来上国学。中午,广播里会播送《弟子规》,孩子们有一项家庭作业就是给家长讲《弟子规》的内容。

  一到周末或者放假,柳湖小学都要开展“孝敬教育”,小学低段的孩子要给家人烧一道菜,高段的孩子要当一天家,师生们都要完成一项日课——“每日一孝”、“每日一省”。

  创新课程

  柳湖小学语文老师商丽娟说,国学教育不占用上正课的时间,“老师都认为,《弟子规》《论语》等比一些课文更有背诵的价值,尽管孩子们不理解,但以后可以慢慢反刍,这个年龄背下的东西和以后背下的东西相比,记忆要深刻得多。”

  为了更好地给学生们上好国学课,老师们很多都自费去外地学习古诗文的“吟诵”法, “给孩子们讲国学,发现自己也要急需提升传统文化的素养和底蕴。”商丽娟说,她去年暑假还特地跟随一位老先生学习了《说文解字》,了解汉字背后的传统文化渊源。

  但是,也有老师担心国学教育规训太多,会束缚孩子活泼的天性。于是,柳湖小学也开始探索搭建“中西合璧”的课程体系,开发活动课程与科技创新课程,活动课程就是让孩子们走出校门,接受感恩教育、安全教育,培养动手能力;科技创新就是让孩子们完成科学实验。最近,学校就让孩子们在家长帮助下制作清明果和乌米饭送给福利院。学校希望有一块农场,让学生们下地,体验劳作的辛苦和快乐。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6 国学之美 浸润童年 2014-05-16 3444466 2 2014年05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