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f0064版:浙商的力量

文章导航

扇面雅集展作品赏析(二)

  扇面雅集展作品赏析(二)

  李子儒

吴山明 “青稞飘香”

  吴山明先生的这幅《青稞飘香》中所展现的不仅是简单的用笔与设色,更是表明先生对风格的理解是前卫的,而这也是其作品不泥古法的精神源头。吴先生是注重艺术的生活母体的,因为他所理解的前卫与进步并不是偏颇地脱离现实,而是毫无保留地深入实际。实际的生活带来的感悟给予吴山明先生以启迪和联想。这并不是说用笔用色等技法层面的东西不重要,只不过通过吴先生的作品,能令人将注意力集中于艺术的本质层面上来,并通过这种切实的真实感感染受众。无论是老子的“道法自然”,还是张躁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亦或王履的“心师目,目师华山”,其核心俱是如此。

姜宝林 “事事如意”

  每每提及姜宝林先生的作品,就不能不强调他精到的笔墨运用,于大写意花鸟之中,姜先生的笔墨突出地体现为“积墨”之法。技法方面的不懈追求,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技法来展现艺术的独特性与艺术家内心对美的真实追求。对于欣赏者而言,最令人记忆深刻的莫过于姜先生作品中那富于重复性、装饰性的构画模式,和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感。然而,将这种模式运用于扇面这狭小的空间之中是不容易的,处理不好就会得到“满构图”的诟病。然而“美”的最大意义便在于它的延展性,姜先生对艺术精湛的操纵力,使得即使在扇面这种尺幅的画面中,笔墨的魅力同样通过不断地重复与延伸展现出来,而顺利规避了其他的不利因素。

徐家昌 “消暑清品”

  祝允明云:“绘事不难于写形,而难于得意。”有人言草木无情,岂能有意?殊不知万物生于天地俱有其意,这意并不一定是其自有的,然观看他的人却必定会赋予他观者的意。徐家昌先生的这幅《消暑清品》,内容上不过是莲、藕、葡萄罢了,但观者目中所现并不是他们的形,而是徐先生赋予这些物件的意。若品评此作,设色未尝不精,位置未尝不当,用笔未尝不实。但其中精妙之最,还在写意,还在取神。艺术家将自我目中所见到的物的意,写照了出来给我们观者看,故而在我们看到这些消夏的凉物之余,是否应当感谢徐先生带我们看到了他眼中那满溢的生意呢?

徐家昌 “一朵妖红翠欲流”

  徐家昌先生的另一幅作品,题目乃援引苏轼诗文,辗而为题。这是文人画中的又一重要手法,即以诗入画和以画映诗。个中涉及到了两种不同艺术语言的转译,然这种转译是不直接的,是需要极大的艺术嗅觉与敏感才能成功做到的。在这里,徐家昌先生在构图上出神入化地运用了一种视觉引导技巧。首先选择了将画的主体——牡丹置于右侧,而蝶与题字置于左侧以期构图之平衡,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仔细一看方能发现,牡丹与蝴蝶的工致度并不相同,后者更胜一筹。而精致度的不同则瞬间扭转了看似不平衡的画面布局,宛如摄影中运用的背景虚化手法一样,将观者的实现瞬间拉回了扇面的左侧,由蝴蝶而至边上的题诗。这一手法运用得不露声色,却着实达到了以诗入画的目的。


浙江日报 浙商的力量 f0064 扇面雅集展作品赏析(二) 2014-05-16 浙江日报2014-05-1600006;浙江日报2014-05-1600014;浙江日报2014-05-1600009;浙江日报2014-05-1600011;浙江日报2014-05-1600013;浙江日报2014-05-1600015 2 2014年05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