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f0003版:浙商的力量

文章导航

地产未来十年的五个疑问

  (上接第2版)

  总之,我觉得房地产的前景乐观。我一直觉得房地产前面发展太快了,太快了之后,大家都占地盘,其实那个地方不是你的。我不相信未来就是万科的天下,我也不相信高端市场就是绿城的天下。房地产市场真的刚刚开始,重组太厉害了。在这种变化的过程中,我相信人们会慢慢意识到自己真的需求是什么,愿意把钱往哪儿花。

  业界的人说以后会有很多裁员了,得上别的地方去了,我是真的不这么看。我是觉得房地产从业人员,专业的、有一技之长的人员还真的远远不够。现在房地产企业招人很难,特别是好的设计师。我们行业上下游的产业找人都很难,找懂石头的也很难,找懂精装的也很难,找懂景观的也很难,到处找人都很难的情况下,说我们这个产业好像穷途末路了,好像就没有明天了?我不认同。

  朱立东:讲到市场,我是很赞同刚才陈总讲的,不要讲尽头。看到很多媒体说拐点、崩盘啦,我也很忌讳。我们小的时候学过辩证法,真的拐了,拐过去能不能再拐回来呢,崩盘了之后会不会起来呢,会不会重生呢?什么是尽头?我也不太清楚。这种思想这种话语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本身是经不起推敲的。再者,如果说放到现实场景的角度,比如说国外或者我们国家有些先行的地区,他们的昨天可能就是我们的今天,很多人喜欢跟台湾,尤其是跟日本的房地产业来比。台湾的房地产发展了几十年,日本的房地产发展了几十年,我粗算算,至少有40年左右比较快速的发展,我们才发展了多少年?同时我们还存在着东西部比较大的差距。

  我到英国去看过,实地也看了,材料也看了,英国的伦敦到现在为止,它的房子每年还在涨。而台湾,其他城市是不涨了,但是台北还在涨。再说香港,1997年总算是崩盘了,房价基本上跌了一半,这两年又涨回来了,还比原来更高了。所以说从现实场景的角度来看,从其他的相类似发展的地区国家来看,我觉得我们的房地产现在就开始说崩盘,说拐点,说到尽头了,我觉得既不符合方法论,又不符合现实。

  但是,今后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跟前面的十年也好,或者是将近20年的发展也好,可能它表现的方式特点有不太一样的地方。比如说,我觉得全国的城市和地区市场是会分化的,刚才大家都说了,二三线城市,尤其是三线的城市,由于城市人口是导出的、流失的,这样的地方房地产要高速发展,这是不可能的。而像杭州这样的城市,最近的人口普查是2012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第五次人口普查是2002年,10年相比,每年新增人口18万,这是很明显的。现在这几年我不太清楚,具体数字不掌握,但是总体趋势应该是上升的。我们每年有18万的人进入到这个城市里。同时从人口结构来讲,杭州也非常有意思,就是0到15岁的常住人口,它的比例是下降的,下降了3%左右。15岁到59岁的城市人口增长了5%,这部分是迁徙进来的人口,你说15岁到59岁人口的增长,那肯定会对这个城市带来人口的红利。城市肯定不是“一刀切”了,肯定不是全国山河一片红了,有些地方会好,有些地方可能会走下坡路。市场是分化的。

  第二,功能是会变化的。确实以往的商品房,它既具有最基本的,作为遮风挡雨居住的功能,同时它又有金融的功能,投资保值增值的功能,这个功能我相信往后它会继续存在;但是居住功能会进一步显现,其他的功能可能相对来讲会弱化。

  第三,竞争是一个常态。不要房地产一碰到困难,大家就说日子过不下去了,加上媒体一炒作,就有天塌下来的感觉。今后的市场肯定不会是线性的,总的趋势向上,但更多是呈波浪状的。如果说过去也存在波浪,波浪的曲线比较陡的话,今后相对比较平缓。

  总之,我觉得房地产市场没有到尽头,也不可能到尽头,但今后的市场与以往来比肯定是有自身的特点,是有差距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

  彭伟:很多朋友包括跨界的朋友都提到,现在一边倒的舆论,说房地产要走到尽头啊,要崩盘啊。这个理论是怎么来的?它是拿了其他国家和其他城市过去走过的一些案例去套的。但是,我觉得最关键是要分析中国的国情。我们看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放开了食品行业,肉类、禽类,市场也有一个短期急剧增长,但慢慢就会回到市场的本质。实际上过去房地产十年是黄金的十年。什么是黄金的十年?就是遍地是黄金,都会去捡。过去的十年,我们还在解决市场温饱的问题,只要有房子出来都好卖。未来的十年,我觉得过去只是吃干粮,未来要吃大餐,有人会挑了,消费者也会挑。不是说做好了房子,买了地马上就能升值,房子就能卖得出去。

  需求是存在的。首先是城镇化。大家为什么要到城市生活,是因为城市里生活比过去在农业社会里,更多集约化利用土地,包括能够享受到过去传统农业粗放式的生产之外更多的工业产品、文明和资源,包括一些医疗服务。城市化趋势是永远存在的。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去城市,为什么要去大城市,浙江人谁不想在省城买一套房子,我也想在杭州买一套房子,但是买不了,我限购了。真正讲到商品房,商品经济,就应该回归市场的本质。

  我一直跟身边的朋友讲,城市化不仅仅是住宅化,虽然说目前住宅占整个房地产市场比例大一点。房地产更多的还提供一些生产资料,比如说物流地产、养老地产。所有的商品都有一个属性,就是满足到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包括什么?简单来讲,衣食住行。实际上我们的房地产是纵深到整个经济各个领域的,我们过去过多地关注到存量,包括市场的拐点、调控。实际上,如果真的没有很多需求,或者已经走到尽头了,还需要调控干嘛,这个市场自然会调整。真的是因为它需求过旺,所以才需要调控。房地产市场远远没有走到尽头,恰恰相反,还处于初期阶段。下一个十年应该是房地产精耕细作的十年。

  丁建刚:房地产业远远没有走到尽头。影响房地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包含三个方面:人口、城市化进程以及资源配置。从中国发展的现状来看,城市化进程依然将持续下去,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房地产开发需求,包括拆迁改造、房产换代等等。未来十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房地产也依然将持续发展,只是,可能会出现不均衡的发展态势。

  未来十年,在中国的一线城市、部分大城市以及沿海发达地区等等人口流入集中、城市资源集聚、产业支撑有力的地方,正享受着城市化带来的“红利”,因此这些区域的房地产开发需求可能仍将持续旺盛。

  反过来看,在一些资源不发达、缺乏产业支撑、劳动力净输出的中小城市、县城以及城镇,可能会出现空心化现象,在这些区域房地产不太可能蓬勃发展。

  综上所述,未来十年,房地产的发展依然将持续进行,但是可能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分化现象,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

  对于房地产的短期发展,个人持较为悲观的态度。因为房地产行情的实际表现,并不一定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关系。房价的涨跌,和群体性的预期密切相关。

  在房价高涨的时候,背后是购房者群体性的预期看好,这种看好可能是非理性的、盲目的,最终也许会造成与市场实际情况大相径庭的购买狂热与价格飙升。

  同样的道理,当购房者群体性预期低迷的时候,即便价格一再下跌,也依然难以促使购房者作出购房决策,而这就是杭州楼市目前面临的现状。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以及心理预期之下,需要政府作出一些前瞻性的“救市”准备,而“救市”的实质,是拯救预期,拯救信心。


浙江日报 浙商的力量 f0003 地产未来十年的五个疑问 2014-05-16 浙江日报2014-05-1600006;浙江日报2014-05-1600007 2 2014年05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