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 未雨早绸缪
——从4月份数据看中国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向
记者 刘铮 王希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 刘铮 王希
下行压力下的中国经济,即便是微小的起伏波动也都为敏感的市场所关注。
随着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4月份工业、投资和消费等数据,中国经济当月的运行态势明朗。以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代表的月度经济增速略有回落,不免引发一些市场人士的担忧。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增速换挡和转型升级的新阶段,要换个思路,慢慢适应增速下台阶的新常态。不能总是急于增速迅速反弹,而要更多关注结构调整,并在这一过程中注意防范和化解风险。”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直言。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统计显示,4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7%,增速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当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9%,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1至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7.3%,增速比1至3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正处在深度结构调整中,去产能、去杠杆、去泡沫是有益于长远发展的,增速有所回落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其实这种回落幅度目前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经济形势总体平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直言。
张立群分析指出,虽然4月份工业增速比上月略微回落,但在化解产能严重过剩过程中,工业能够保持基本平稳已经不错。而且现在三产规模已超过二产,三产没有月度数据但发展势头应当好于工业。投资增速虽仍在回落,但基础设施投资和国家预算资金到位的速度在加快,未来有望稳住;消费名义增速的回落很大程度上受物价涨幅走低影响,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速还比上月微升了0.1个百分点。
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出口(以美元计价)由负转正,外需略有好转;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3.2%,增速超过全年预期目标。
“中国经济有一些积极苗头,比如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也有一些困难,比如钢铁等重化工业低迷;还有一些风险,比如财政金融风险抬头。要在保持定力坚定推进结构调整的同时主动作为,积极化解风险,防患于未然。”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室主任牛犁说。
当前中国经济稳增长的任务仍然繁重。虽然我们不追求高增长,但要防止经济失速跌破下限影响就业和民生。
“财政和货币政策都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宏观调控要密切观察经济走向,搞好政策储备,做到未雨绸缪。”张立群说,今年的财政预算赤字总额有所增加,而物价涨幅较低也便于货币政策灵活微调,要冷静观察,对可能的风险有所准备。
当前部分地方政府性债务进入还债高峰,而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分化,财政金融风险虽然总体可控但的确在上升。专家们建议,要高度关注风险,稳妥应对,用在发展中逐步化解风险、以制度创新防范风险的思路,积极做好防风险工作。
“从根本上克服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扰,只能靠全面深化改革。”牛犁建议,下一步要在减少行政审批、放宽市场准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结构性减税等一系列改革上发力,激发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