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浙师大推出“无手机课堂”——

体验专注的乐趣

  记者 陈淳戈 通讯员 吴骞

  本报讯 最近,浙江师范大学一位网名为“久别”的学生在微博上发布的消息,让学校应用心理学131班的班主任周大根“火”了,“周老师要求大家上课前必须上交手机,实行‘无手机课堂’……”可网络学生族、“屏奴”们纷纷表示:没有手机的课堂,日子怎么熬?

  关于手机的新闻越来越多,父母抱怨孩子和自己没话说,孩子抱怨爸妈被抢走了,妻子抱怨丈夫眼里没有自己……没手机的日子,你能想象怎么过吗?

  近日,记者来到浙江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131班门口。

  距离上课还有15分钟时,学习委员杨涵舒就来到教室,拿出一块上面缝着数十个小口袋的绿布,每个口袋上写着数字序号。“这些序号是我们班每个同学的学号。上课前,同学们把手机调静音或关机,然后塞到对应学号的口袋里,就当是点名了。”

  说起为什么推行“无手机课堂”、“手机点名制”,周大根说,这么做,是为了还课堂一片净土。“大学生上课玩手机已经很普遍。学生时不时抬头听听课,间或看手机,很容易错失重要内容。”

  4月10日,131班的学生们收到学习委员发来的即将实行无手机课堂的消息时,都惊呆了。学生潘怡吉表示,我们都已经长大了,用收手机这种方式来管我们,大家都有抵触情绪。而如今,上课前,学生们“乖乖”地把手机都放进了收纳袋里,杨涵舒说:“大家也想试试看,没有手机的课堂是什么样子。之前,‘学霸’上课用手机拍PPT;‘学渣’整堂课都在玩手机;像我们这种中间型,一旦听得累了厌了,就拿出手机刷刷微信朋友圈。刚开始,大家都很不习惯,觉得像没带钱包一样没有安全感……”

  周大根说,不让手机进课堂,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在心理学上叫“前提控制法”。“把手机这个前提破坏掉,学生没东西玩了,自然会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

  类似的方式经常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典型的是近年来欧美颇流行的“真爱测试”:爱侣们抛开工作放下手机,两个人去没有网络和娱乐设施的小岛呆一段时间,看看两个人没有手机是否能好好对话和生活,是否真的志趣相投。

  事实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和朋友一起,他们在玩手机,忘记了我的存在。”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东莞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何欢表示,手机、网络的出现,让容易被吸引或是控制力不足的年轻人沦为“屏奴”,他们用和屏幕的沟通代替了真人,演变成人际交往障碍,是一种本末倒置。

  采访中,浙师大131班学生许佳楠说,几次无手机课堂下来,大家渐渐适应了上课不玩手机,也体会到专注的乐趣。“忽然发现,那些原本觉得无聊的课程,心无杂念地去听,其实也挺有意思。”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尝试,现在即便上非专业课,老师不要求交手机,他们也已经下意识地不再上课玩手机了。

  对于“无手机课堂”和“手机点名制”起到的效果,周大根感到欣慰。“要在课堂上完全杜绝手机是不可能的,靠强制也不是长久的办法,我们更需要的是,把手机当成考验,老师们努力让自己的授课更加生动有趣,而学生们努力提升专注力,让大学真正成为人才的摇篮。”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体验专注的乐趣 2014-05-13 3467167 2 2014年05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