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野菜采集天地间灵气,汲取日月之精华,纯净、鲜香,是大自然的美妙馈赠,也是人与自然相生相伴的见证。这些鲜绿生香的野菜,这些美好的立夏时光,当值万分珍重。
立夏,去廿八都撒野
本报记者 陆遥 市委报道组 郑积亮
“立夏苦菜秀。”在这个节气,清新可口的野菜是绝佳的食材之一。
也许每个人都能说上一段自己和野菜的故事。或许是小时候跟在家人屁股后面,蹲在河边湿润土地挑过的荠菜、马兰头,或许是劳作时田野河沟边,随处可见的水芹、蕨菜,或许是休闲时来到山间清泉旁,无意中发现的苦叶、鸭掌菜。野菜采回家,洗净,下锅,那满室的香气随着油烟升起,柴米油盐,是生活最本真的味道。
五月,山野翠绿,我们来到江山廿八都古镇,寻找这一季带着泥土气息的鲜美。
农民刘金凤 感谢,山的馈赠
清晨5时,谢以德和老伴刘金凤已经起床劳作。这两个一辈子活在大山里的老农民,前些年作为下山移民,刚从老家上灰山搬来,在离廿八都古镇5分钟车程的山峰村扎了根。但这靠山吃山的生活方式,却一点没变。
“走,跟我们采野菜去。”吃好早饭,65岁的谢以德一招呼,56岁的刘金凤提起一个手编竹篮,带上两把大剪刀,坐上摩托车带着我们出发了。
车随着205国道向北飞驰,15分钟后,来到附近的化龙溪村。沿着一片竹山边的碎石阶拾级而上,沿着这过去的仙霞古道爬了半小时山路,谢以德挥一挥手,指着路边说,到了。
只见一片苍翠的竹林边,许多三片叶的绿色植物矮矮地生长着。叶片碧绿鲜嫩,带着露水,看起来是一只只鸭子的脚掌。映着山野间的小黄花和野草莓,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这叫鸭掌菜,大多长在我们这儿的竹山上。”谢以德说,因为竹山沟里的水比较清凉,才能长出这种菜来。刘金凤走进野草丛中,提起剪刀,拨开杂草,从接近鸭掌菜根部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剪断,放进竹篮里。不是连根带回去更有助于保存吗?“如果连根一起挖掉了,可能明年这一片就长不出来了。”刘金凤说。
山里人仰赖老家丰富的资源而生,熟悉大山的习性,自然也对其心生敬畏。
鸭掌菜、糯米菜、苦叶菜……刘金凤动作轻巧,节奏麻利,半小时工夫就装满了一篮野菜。篮子里还有秘密武器——几根箬叶搓成的细绳。“这绳子牢固,打结也不容易散。”刘金凤说,最多的时候一天要采三四十斤野菜,竹篮不够放,就用绳子捆起来提回去。
“挖野菜得看运气,有时候稍微一找就一片,有时候专程走一个多小时都没有。”谢以德说,再远的地方他们也去过。
老板张春旺 感叹,绿的深沉
采好的野菜带回家,谢以德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儿,张春旺开着越野车来收货了。七斤鸭掌菜,两斤苦叶菜,一斤糯米菜……一个上午的辛苦劳作,换成五十元现金。
张春旺是土生土长的廿八都浔里村人,从古镇迁出后,搬到了枫溪自然村,在古镇出口的枫安路1号和205国道交叉口,开了一家600多平方米的“名都大酒店”,炒农家菜,卖土特产。
“虽然很多野菜四季都有,但以春天的最为新鲜可口。这段时间主要的野菜是鸭掌菜、观音菜、马兰头、小竹笋……”老板娘祝丽芳一边掰着手指计算着,一边忙着备菜。桌上的十几个小筐里,观音菜、水芹菜等时令野菜已经洗净,显出最鲜艳的色泽,等待客人垂青。
像名都这样规模的农家乐,每天十来斤的野菜量跑不掉,碰上繁忙的五一假期,都得“提前预约”。一大早,张春旺就打电话给谢以德,请他帮忙多找一些菜,各个品种都多多益善。“附近挖野菜的农户也很固定,经常给我们供货的有四五家,灰山有个70多岁的老太太,还在挖野菜呢!再不够的话,还得一早去菜场碰碰看。”
生意做久了,都是人情。“杭州一个大酒店的老板曾经来订过一些鸭掌菜,说顾客反响很好,每天要问我进一百多斤的货。”张春旺笑笑说,哪来那么多啊,照这种挖法大家以后都没得吃了,所以拒绝了这个发财的机会。
张春旺的另一个身份是廿八都农家乐协会会长。和老板们聊起来的时候,大家发现,现在野菜的销路越来越旺了。廿八都农贸市场算是个风向标,最近一段时间,每天早晨都有十几个摊位在卖野菜,常常不到一个小时,就卖完收摊了。
游客朱建军 感受,家的滋味
中午时分,饭点到了,灶头热了,农家乐也忙碌起来。
比起过去以旅行社订单为主,如今,自驾游的散客生意占了很大比例。张春旺正说着,门口停下了一辆吉普车,一家五口人走了进来。
“老板,我们刚从古镇玩好出来,饿坏了,有什么野菜尝尝?”这位来自上海的游客叫朱建军,平时喜欢带着家里人到处跑,感受各地风味。
鸭掌菜,最适合清炒。跟着老板到厨房偷师,只见大厨将菜叶切得细碎,在烧热的锅里放一点油,菜叶经大火快炒,再码上一点盐调味,迅速出锅。质朴的白瓷盘中,那一抹沉稳的深绿格外动人。“这菜本来就够香了,原味最好吃。”师傅说,新鲜的食材,往往是用最简单的方式烹饪,才能调出它最地道的鲜味。
清炒鸭掌菜上桌,每个人都好奇地举起了筷子。入口后,一种充满野性的嚼头首先迸发,细细品味,清香中还蕴含一股雨后泥土的芬芳,稍微咀嚼,这香气还没下咽,便已通达肺腑,真是说不出的清爽美味。再一看,朱建军一家正吃得心满意足,交口称赞,没一会儿就“光盘”了。跟着上桌的观音菜炒鸡蛋,清炒糯米菜,也迅速被“消灭”。
“野菜的好处就是怎么吃也不腻,不胀肚。”饱足之余,朱建军说出了自己的故事,原来,他祖辈是廿八都人,很早就出去做生意,定居上海。老人偶尔说起过去挖的那些野菜,将那一股子鲜美劲说得绘声绘色,让他一直很想尝尝到底是什么滋味。“前几次回来都是冬天,今天终于吃到了这传说中,家的味道。”
大厅里,隔壁村原本订了四桌的祝寿宴,也陆陆续续上菜了。土鸡、豆腐、溪鱼……席间,自然还少不了一盘鸭掌菜。“大鱼大肉吃完了,来点野菜清清火。”欢笑间,那一抹抹气定神闲的绿色佳肴,将时令带来的鲜美,锁在齿间,留在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