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好学

逃离工科 教育之惑

  本报记者 王婷 通讯员 袁宁馨

  在浙江大学刚刚结束的2013级本科生主修专业确认中,金融学热度不减,排名遥遥领先,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两个专业分列二三位。

  相比之下,浙大的传统优势——工科专业却显得黯然失色:信息工程专业不温不火,老牌强势学科生物医学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两个专业甚至出现大规模的名额剩余。

  大学校园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流学生学财经,二流学生学科技,三流学生学工科。”

  逃离工科,已然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种趋势。

  不讨人喜欢

  工科是一个实用性学科,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那么,一个如此受到国家关注和支持的基础学科,为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弃它而去”呢?

  “太难也太苦了,以后收入也不见得高。”“我是女孩子,可不想一辈子和机器打交道。”“技术员能赚到什么钱?”……我们在浙江大学工科本科生中随机采访了16人,其中有9人表示毕业后有意向攻读非工科方向的硕士学位或者从事非工科方面的工作,其中,有5人直接表示希望将来以经济或管理作为职业方向。

  “分配机制导致工科收入与学科难度存在严重的不对等。”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高分子系的周同学对此深有体会,读工科需要修读许多艰难晦涩的理工课程,几乎每天都要到图书馆“刷题”,一个学期有无数的实验课……

  “工科学的就是技术,若是不走行政,技术再硬,也只是个技术员。”韩同学直言不讳,收入不高,发展空间相对狭窄,升职速度慢,也是大学生逃离工科的原因。

  全球性警钟

  其实,工科的就业优势很明显,“我省近三年的就业跟踪数据显示,工科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是最好的。”省教育厅学生管理处处长丁松泉说,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对工程科技人才、制造业人才的需求很大。

  然而,就业率虽然高,却依然“不讨人喜欢”。

  据教育部官方数据统计显示,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中国理工科的报考人数持续走低,工科专业学生占总学生人数比例已由原来的60%降至20%。

  这种“轻工”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在日本,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严重的“逃离工科”现象,并给日本的制造业带来了严重的人才缺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调查结果也类似,原因很简单,在美国,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华尔街从事金融业可以拿到7万多美元的起薪,而若要成为高级工程师,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不懈努力。

  “逃离工科”,敲响了全球性的警钟。

  振兴的期待

  “很多理论教学趋于僵化,不能因材施教。”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白老师直言工科教育存在的问题,“更多的工科院校并不能满足工科专业的生产实习和实验实训的需求,理论脱离实际,产学分离现象较为严重。”

  教育评估机构麦可思对部分高校的调查发现,不少高校工科专业结构设置混乱,教学质量不合格,许多教师没有产业界经验,缺乏和工业界的沟通。

  这样的教学背景,使得大学生学不到多少技能,难以对工科产生亲近感。

  我国即将出台的高考新方案中首次尝试“文理不分家”,明确了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第一种高考就是技术技能专业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更加倾向技能测试。文理交融的背后,就是振兴工科的期待。

  但愿,逃离工科,只是教育史中的一个插曲。


浙江日报 人文·好学 00014 逃离工科 教育之惑 2014-05-07 3459627 2 2014年05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