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财经·投融资

建仓引粮 科学储粮

农发行东阳支行助力建成仓容5万吨粮食“储水池”

  通讯员 吴亚明 王瑞中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粮食消费需求刚性增长,近年来,东阳市粮食消费快速增加,粮食缺口逐年扩大,并呈增加趋势,粮食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必须通过强化粮食生产和粮食储备以保证粮食安全。由于粮食仓储设施是粮食储备的重要容器,实现粮食储存安全需要以良好的仓储设施为条件,增加粮食仓容建设,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年前,农发行东阳市支行负责人带领信贷人员走访粮食收储企业时,东阳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徐总经理说:“我们的粮仓什么‘辈分’都有,且大多数粮仓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些为土坯房,仓储设施严重老化,好多已经不能用来储存粮食。粮仓存在点多面广、库小分散的状况,不能适应储备粮的集中储存,更不能推广应用科学保粮技术。”东阳市的粮食储备规模经测算必须达到5万吨以上,粮库仓容缺口高达几万吨,仓容数量严重不足,建设新的中心粮库(仓)迫在眉睫。

  在了解到保障东阳市粮食安全的仓库储存设施陈旧,保粮手段比较落后的情况后,该行开通“绿色通道”,自2010年10月底开始,及时分笔发放共4400万元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并在利率上给予优惠政策。

  仓廪实,百姓安。经过三年多的施工建设,新建标准拱板平房仓16幢,以及相关的大米加工车间、机械库、器材库、产品库、烘干房、综合楼等配套设施。目前,一座布局合理、科学规范的中心粮库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东阳市多年来分散、落后、粗放的储粮方式转变为集中、先进、科技含量较高的储粮方式。

  据了解,东阳市新中心粮库建设走“建仓引粮”之路,确保储备粮在需要时拉得出,用得上,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既切实做到常年常时挂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也进一步改善了全市粮食仓储布局和物流条件,适应粮食流通形式变化的新要求,提高了粮食储备技术装备水平。随着这座仓容5万吨粮食“储水池”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东阳市的粮食仓储能力,确保了储备粮食安全。


浙江日报 财经·投融资 00012 建仓引粮 科学储粮 2014-05-07 3458226 2 2014年05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