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美丽乡村·老家

【核心提示】鲜梅、青梅酒、蜜饯,青梅的各种转化随着时节不紧不慢地进行。余杭超山的梅林兴衰,风景变幻,记录下我们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破坏与追悔。

超山:且把青梅嗅

  立夏前后,出杭州城往北,余杭超山在热闹了3个月的梅花节之后,显得些许冷清。但细看枝头,望之满口生津,是累累青梅。一个个青梅离了枝头,是一个猛子扎进农家酒里酿一壶青梅酒呢,还是囫囵滚进山脚下蜜饯厂的腌渍桶,变身话梅、蜜饯?

  青梅在老家记忆里,也在诗词歌赋里。李白《长干行》里,记得两小无猜,“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待到一代才女李清照长成,借青梅写尽少女心事,“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再到壮心不已的曹操,边置青梅,边煮酒,纵论的却是天下英雄谁敌手。

  从青涩到成熟,青梅写尽了人生况味。采一掬青梅,依最朴素的古法,把青梅酒酿下。等酸涩浓烈,转化成清香甘美入喉,也就记下老家的时节。

【一】 酸酸甜甜 青梅滋味在心头

  超山的青梅采摘后,绝大部分会被送进超山脚下的蜜饯厂。

  超山山麓云集着26家蜜饯加工厂。应建明是超山南麓泰山村人,从1986年开始做蜜饯,已经做了28年。今天,你要走进他家果品厂一探究竟,会有老师傅先笑眯眯递上一顶雪白的帽子,劝你掖好头发,“根据食品QC认证,有严格要求。”为了防蚊蝇,巨大的晾晒车间的四壁都用细密的纱窗围了起来。腌渍车间里,梅果浸在糖水大桶里,正在完成从酸涩到甜蜜的滋味转换,而一旁的臭氧发生器正在忙于除菌。

  桶里的青梅,是去年采摘的果品。“青梅只要用盐腌一下,能保存整年的时间。今年第一批青梅果, 5月3日从嵊州来。那里的纬度比超山低,青梅大面积开采的时间也比我们早几天。超山的青梅,一般是从立夏大面积开采,今年在5月8日前后。”应建明说。

  家住超山脚下,应建明的爷爷就会做蜜饯,他26岁时入了这一行。当年超山每个大队都有加工厂,采摘青梅后,就制成半成品供杭州、嘉兴、上海的蜜饯厂。改革开放后,超山人把杭州、上海国营大厂里的老师傅请来教授技艺,学会自己制作成品,超山蜜饯的名声渐渐响亮。

  应建明的蜜饯厂每年要从超山、嵊州、上虞、长兴以及自家在安徽的青梅基地采购1000吨左右的青梅原料。但他最珍爱的,还是超山本地产的名品“青榔头”。超山闻名的唐梅就是这一品种。“大的果品,单个可以达到40克。而且酸度特别好,能到10.7,现在各地推广的‘长农17号’酸度也才到10.1。你别小看这酸度啊,酸度高就说明青梅里有益人体的枸橼酸含量高。”传统品种虽好,但在农户手中,逐渐为产量更高、抗病能力更强的新品种所取代。“超山景区还剩50株青榔头的果树,我跟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提过,要集中保护才是。”

  应建明家最大号的青壳梅,是单个40克重以上的“奢侈品”,专供给上海第一食品商店,每公斤卖到68元。中号的梅子,供给塘栖镇上的商店,每公斤40元。“五一假期,最好的店铺每天能卖500斤。”泰山村全村3000多人,10%的人口从事蜜饯业,全村去年蜜饯业产值将近2亿元。

【二】 山珍湖鲜 舌尖最爱是天然

  青梅除加工蜜饯,还能制成青梅酒。我们找到了超山脚下的农家乐红贵饭店。“梅子酒?卖完啦!”老板娘歉意地说明。

  厨房里掌勺的大师傅是朱红贵。朱红贵是超丁村人,外间游客并不知晓,但附近蜜饯厂招待客人,村民办红白喜事,都喜欢找他掌厨。

  这个时节,超山各个农家乐和饭店的菜单上,时鲜菜是红烧泥鳅、白汁土步鱼、野笋毛豆、塘栖小龙虾等。超山虽以山名,山脚下的村落间却河网密布,再往北去,就是丁山湖湿地,跨过湿地,就到了塘栖古镇。山珍湖鲜,正是超山人待客的佳肴。

  朱红贵做的土步鱼,配料是超山上挖的野笋,再配一点点雪菜。土步鱼,就是学名叫做塘醴鱼的湖鲜。清明前后,土步鱼最是肥美,过了5月间,产卵后的鱼,超山人就不吃了。一斤6条左右,每条二两不到,才手掌那么长,已算是最大个的土步鱼。油锅烧热,活鱼下锅,佐以野笋、雪菜,加水烹制,沸腾后略收汁出锅,白汁香浓,鱼肉肥美鲜甜,叫人入口难忘。

  你问朱红贵秘诀,他却脸红起来,“农家菜烹饪哪有秘诀?就是靠鱼鲜,什么炼乳、鸡精都不要加,吃的是原汁原味。”煨在鱼汤里的,是刚上山挖来的新鲜野笋,这个时节最美味的山珍。

  “什么时节就该吃什么,农家菜就讲时令。”像土步鱼这样的时鲜货,老吃客们都要事先跟朱红贵预订。还有一样塘栖名菜,朱红贵也非得要预订才做,那就是粢毛肉圆。

  原来,朱红贵25岁时,就师从塘栖名厨尤如根师傅。尤师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塘栖镇上望梅楼的主厨,也曾带着小徒弟在塘栖超山的各个村落主勺村宴。“这肉圆要用鲜肉剁茸,然后与糯米同蒸。算好了客人要来的时间,早早准备起来,上桌的时候才好吃。要是前一天的原料没卖完,端进了冰箱,第二天再拿出来上蒸笼,出来就不是那个味道了。”朱红贵的原则是,不能保证品质,宁可不卖。“不能砸了名菜的牌子。”

  说得兴起,朱红贵就忍不住要赞超山的山好水美,他觉得自己的手艺倒在其次。他放的“豪言”是,“农家菜,连吃十天都不会腻的。”

  客人们到了这里,必点的就是青梅酒。很快就要进入酿青梅酒的季节,朱红贵和妻子就要准备起来。“我们小时候顽皮,没有东西吃,偷采大队里的青梅,那么酸,回家拿盐腌了,也觉得那么好吃。”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老家 00019 超山:且把青梅嗅 2014-05-06 3458204 2 2014年05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