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好奇

探访我省最大桑树新品种育种基地——

立夏桑葚为谁紫

  李月红 邵敏

  “立夏桑果胜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第一茬春蚕快要作茧的时候,农田里的桑葚也成熟了。来自省农科院的监测显示,今年我省露天栽培桑葚味最美的时间为5月8日左右。赶在立夏,正是我省食果桑的最好时节,含糖度冲上最高平均值12,甜如新疆哈密瓜,错过了,便要再等一年了。

  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朱家兜村,这里有100多亩果桑引繁与标准化示范基地,是我省最大的桑树新品种育种基地。立夏前夕,正是采摘旺季,我们跟随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研究员吕志强一同探访这里。

  单从品种来看,这里简直是一个小型的“桑果联合国”,种着桂花蜜、日本田橙、安杂8号等8个品种。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仅桑葚颜色就有紫红,纯白,粉红,青绿,青白色,从形状上来看,长的,圆的,还有的像心形,据说最长的达到15至16厘米。吕志强告诉我们,最甜的果桑品种叫“桂花蜜”,糖度可达20,它的甜味甚至超过了被诗人盛赞“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广州荔枝。

  话说浙江食客,最青睐的品种叫“粤椹大10”。光听名字,就知道它起源于广东,通体紫黑色,长筒形,每粒3至3.5厘米长,果味酸甜清爽。吕志强说,比起许多其他品种,“大10”这个品种无籽,口感好,深受果农喜爱,现在我省近8万亩果桑种植面积中,九成种植的是这个品种。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桑葚作为水果的风靡也不过20多年的事情。桑葚在我国已有6000多年的利用史,有4600多年的栽培史,《尔雅》称“葚”,《本草衍义》称“乌葚”,《素问》称“文武实”,《本草蒙筌》称“桑枣”,尽管叫法不同,不过千百年来桑葚一向被视为一味重要的中药材,“滋肝肾,充血液,去风湿”。

  近代科学的一次次实验中,科研人员终于搞清楚桑葚的主要药用成分是较高含量的原花色素,也就是花青素, 这是一种能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类在热酸处理下能产生红色花色素的多酚类化合物,对人体明目非常不错。

  不过,作为一种浆果类水果,桑葚至今未突破保鲜的“宿命”。轻采轻放不说,不能挤压,不易堆沤,上午采收的果实,过一夜,立即生出白色绒斑。科研发现,桑葚是一种呼吸跃变型果实,在不同温度下呼吸强度有着明显差异,比如室温贮藏3天,果实的过氧化物酶性达到高峰,而0°C至5°C贮藏,酶的活性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直到采后12天才达到高峰。目前来看,除了冷藏暂无他法。而从更好的食用来看,或学欧洲,做成果酱;或学蓝莓,深加工饮料,夏季稍微冰一下,不逊蓝莓汁。


浙江日报 人文·好奇 00013 立夏桑葚为谁紫 2014-05-05 3458620 2 2014年05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