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源安全控制 技术筑起屏障
安全奶粉造就“冠军宝贝”
冯晓宇
我国每年新生儿1700万左右,配方奶粉市场需求80万~100万吨,消费额在1000亿元以上,是全世界最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消费国。但近年来,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一方面奶粉安全事件频发,导致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任程度低;另一方面,国际竞争不断加剧,国外巨头冲击,“洋奶粉”充斥市场,更出现了“奶粉限购”等现象。婴幼儿奶粉安全技术的提高与突破亟待解决。
由浙江大学等单位承担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奶源安全控制及品质提升关键技术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项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意味着婴幼儿配方奶粉多了一道安全屏障,婴幼儿的主食品质将更高。
如何解决奶粉行业在原料控制、过程管理和品质提升等阶段存在的这些问题?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刘东红教授带领项目团队历经十余年,集成原料奶现场快速检测体系、全程质量安全监控和追溯管理系统及奶粉配方和生产工艺优化关键技术,并应用于贝因美“冠军宝贝”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中。
“体细胞、抗生素、嗜冷菌是原料奶安全的三个关键指标”,在这些指标检测中将生化技术和常规仪器相结合,建立方便、快速、有效的现场检测方法。提出实用的原料奶体细胞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快速检测并及时采取措施,使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从60%至70%下降至30%至40%,同比增加奶产量近10%;首创性设置新的对照样品,使基于发酵抑制原理的抗生素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检测时间从2.5小时减少到15分钟;建立的基于氨肽酶活性的嗜冷菌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实现了牛奶嗜冷菌测定从传统的10天到3小时的根本突破。
技术团队针对原料奶到奶粉生产全过程缺乏质量安全监控和追溯管理的现状,自主开发在线检测和温度监控设备,结合无线网络通讯技术,开发了全程质量安全监控和追溯管理软件,有效保障品质安全。在奶站和生产基地,通过远程控制、对比监测、杜绝掺假。通过全程温度的控制和实时报警,减少了生产和流通的损失10%。建立的质量安全监控和追溯管理系统包括理化、感官、安全指标、掺杂掺假指标等40多项,并具备预警功能,保证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从原料到产品的安全和品质。
“我们根据中国婴幼儿的生理特点,以国产原料的成分为基础,通过添加益生元、二阶段和三阶段奶粉的乳清蛋白和酪蛋白配比调整、采用高纯蒸汽直接喷射等配方和工艺优化技术,研发了新一代高品质‘冠军宝贝’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并实现了产业化。” 刘东红教授说,“奶粉的安全与品质关系着我们新一代的成长健康,健康无小事,希望这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能够对促进我国乳制品行业质量安全控制起到积极作用,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能够逐步恢复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