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创时代

鄞州90后大学生承包土地办起农场

“种田郎”汪炎斌

  本报记者 吴晓鹏

  通讯员 应磊 张黎霞

  眼下又到了大学毕业生求职季,坐在办公室里,面对着电脑,轻松上下班,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选项;哪怕是到企业当工人、进馆堂当服务生、背着包儿四处跑推销等,也很少有人愿意放下架子心甘情愿选择去当农民的。在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陈介桥村里,有位叫汪炎斌的90后大学生,他却与众不同,在大学里就想好了毕业后要当个“职业农民”,首选种水稻。

  展望我国农村发展的职业选择,“职业农民”是个新鲜词汇,他们也被赋予了更高的期待——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以农业为职业的新型人才,并由他们带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民将不再是一种身份印记,而是一种新型的职业选择。

  跟随宁波市鄞州区农林局的农技服务队,记者来到姜山镇陈介桥村,看看到底怎样当个“职业农民”。在这里,90后大学生汪炎斌承包了近千亩土地,创办起“姜山归本水稻农场”。在农场里,一垄垄嫩绿嫩绿的秧苗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而在不远处,汪炎斌正在田里摆弄着秧苗,又和边上的师傅商量着事儿。

  不一会,汪炎斌向我们这边走了过来。全身沾满泥巴、赤着双脚的青年小伙汪炎斌,完全颠覆了大家对90后大学生的看法。“这就是我的育秧田,今年秧苗长势都还不错,再有个八九天就能插秧了。”他边擦汗边介绍着。今年,汪炎斌的“归本水稻农场”买了将近6700斤谷种,有甬籼15、甬籼69和中早39三个品种。

  记者跟随汪炎斌来到他农场的仓库里,只见一辆辆拖拉机、播种机、插秧机排列成行,好像走进了机械生产车间。“这些都是靠政府补贴买的,规模化农场,设备少不了。”汪炎斌说。眼下,马上就要插秧了,几名机手正在对机械进行维护。

  近千亩地的农场如何管理,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现在我的农场雇了5名帮工,农忙时还要多雇40多人,他们大多来自安徽、江苏。人多的时候,吃饭睡觉都是问题。晚上,办公室地板上都睡满了人,还挺壮观。下一步,我打算在农场里造一个食堂,解决员工生活上的一些问题。”

  别看小汪还是长着一张娃娃脸,但为人处世都很细心。如今从事农业的技术人才紧缺,劳动成本上涨,新生代的年轻人都不会愿意回归农村从事农业,农业从业人口日益老龄化,小汪有些担忧的同时,也十分看重这些远道而来的人:“我和雇工们都相处得不错,我也希望我们互相之间能培养一定的感情,形成一定的机制,每年农忙时候,他们都乐意来我的农场工作。”

  2013年,小汪的农场一路坎坷,无时无刻不被问题和困难困扰。因为缺少经验,在育秧时,秧子谷叠得太厚,温度过高,倒冷水冷却后,导致七成秧谷因“中暑”而焖烂;拖拉机耕完地就直接插秧,地高低不平,导致秧苗旱死、涝死;10月份还遭遇了“菲特”台风引起的洪水,几乎整个农场都受淹……小汪说自己有一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既然决定种粮,就不能轻易放弃,大自然总有自己的规律,摸透了,也许就是一条明路。

  今年,汪炎斌三番五次地到全国种粮大户许跃进那里,并想请那里的师傅过来指点。“我看这小伙子很不错,对种水稻很有热情,他来请了我好几次,我看他这么执着,就没理由再拒绝了,打算好好帮帮他,索性就住到他的农场里来。”赶来帮助的根华师傅笑着说。

  汪炎斌也丝毫不敢怠慢。在他的手提电脑里,上面有详尽的生产日志,比如浸种日期、数量、时间、批次、药水等,今年以来,一天都没有落下,一些难以用文字描述的操作,他索性拍了视频存档。

  在农场办公室的屏风后面,放着张简易行军床。小汪说自打农场开办以来,他就一直睡在这里,办公室基本就是卧室。枕边那本厚厚的日记,密密麻麻地记载着他一年多来的种粮经历,一个刚从校园走进田野的小伙子,却已尝过了春夏秋冬的酸甜苦辣。

  小汪的目标是做一个“职业农民”,如今看来,他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了。近年来,鄞州区开展了新型高素质农民引进和培养工作,相继出台政策,对中专以上学历、且具有一定规模农业的从业者进行资金扶持和补助。目前,该区已经培养了437名新型高素质农民,并将这批新型农民列入社会保障体系。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创时代 00020 “种田郎”汪炎斌 2014-04-29 3434650 2 2014年04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