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浙江经济:亮点与优势

  开栏的话:当前,浙江经济发展中既充满亮点与机遇,也存在困难与挑战。怎样正确地看待浙江经济发展的态势,需要有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需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心与定力。即日起,浙江部分经济学者将以对浙江经济长期观察的深度视角权威解析经济发展现在时,以飨读者。

浙江经济:亮点与优势

  郑明理

  浙江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先发之地,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领跑者。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长期洗牌效应,冲破传统体制和发展方式的禁锢,用倒逼机制进行机遇再造、优势再创,早已成为浙江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识。浙江这艘正逐渐穿越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的“经济巨轮”,除制造业这一支撑之外,正内生出许多新的强大引擎。

  随着浙江经济2014年一季报的出炉,我们清晰地看到,数字背后反映出的是浙江经济总体平稳、变化积极的运行态势,透析出的是浙江正在机遇再造中积蓄新能量、在转型升级中再创新优势的全新气象。

  网络经济大放异彩

  网络经济是最能体现和最需要创新精神的产业。对民营经济大省浙江而言,在互联网领域,同样显现了惊人的创造性。得益于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高、中小企业集中和对外贸易富有活力等产业环境,浙江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 2013年浙江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6万亿元,占中国大陆的六分之一;2013年网店销售3800多亿元,占中国大陆的五分之一。

  目前,浙江省是国内电子商务聚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商交易平台,最大的电商交易数据库及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不仅有各类网店一百多万家,有50多个电商产业园区,还有三百多万个市场主体,并且从阿里巴巴布局互联网金融以来,浙江已在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电子商务产业链正在不断延伸,变得越来越完整。据统计,2014年一季度,浙江省省内居民实现网上消费616亿元,同比增长约55.3%;实现网络零售总额达1122亿元,同比增长67.1%,网络零售顺差达506亿元。

  网络经济正成为浙江转型升级的动力源、结构优势调整的大枢纽,经济整体转型的新起点。当前,浙江省政府正在加快建设政府权力清单、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政府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政府服务网,进一步为电商营造更好的创业创新环境。

  生态经济蓄势而发

  “好环境也是一种资源”。作为一个要素奇缺的资源小省,如何在“七山两水一分田”上走出一条山青水碧、民富省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浙江一直求索的难题。

  浙江省委省政府着眼深入贯彻“八八战略”,大力建设“美丽浙江”,牢牢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也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审时度势,采取了一系列推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战略举措。以“五水共治”为抓手,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2014年一季度完成垃圾河、黑臭河清理4165公里、1228公里,125个“五水共治”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36亿元。以加快大气污染防治为抓手,加大雾霾治理力度,动真格留住蓝天白云,今年一季度全省县级以上城市日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均值同比上升7.9个百分点。以“三改一拆”为抓手,拆出发展空间、改出美丽环境、推动转型升级,今年一季度全省累计拆除违法建筑1850万平方米,“三改”建筑面积2475万平方米;拆违涉及土地面积2.2万亩,“三改”涉及土地面积1.9万亩。

  现在的浙江大地,人水和谐的生态文化美、永续利用的生态资源美、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美、绿色低碳的生态产业美、节约环保的生态消费美进一步凸显,更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城乡环境,拉开了浙江发展生态型经济的大格局。以生态旅游为例,2013年全省实现国际、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4.7%、16.2%,实现旅游总收入5536.2亿元,同比增长15.3%;2014年1至2月全省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

  文化经济增势强劲

  从浙江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吹响发展文化产业号角直到今天,在从“文化大省”走向“文化强省”的征程中,浙江文化产业依靠政策带动、资本拉动、创新驱动,不断释放发展活力,在新闻出版、影视服务、数字内容与动漫、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和文化产品制造等领域逐渐领跑全国,成为浙江一张经济新名片。

  浙江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注重数量和规模,更注重结构和质量,浙报传媒、华数传媒等国有文化集团成功上市,“电影第一股”华谊兄弟、“网吧软件第一股”顺网科技、“演艺第一股”宋城集团、“电视剧第一股”华策影视等一批明星民营企业迅速涌现,浙江已成为中国文化企业上市的集聚地;宁波、横店继杭州之后获批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全省形成了中国国际动漫节、义乌文博会等重要的文化产品交易平台,各地涌现出111个文化产业园区;民营文化企业达7.55万家,投资规模在2000亿元以上,吸纳就业人员100万人。据统计,2013年,全省新闻出版业实现资产总额1792.56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13.32%,总体经济规模连续第4年居全国第3位。全省广播影视经营收入超250亿元,影视节目制作机构达到884家,居全国第二位。全省电影票房收入18.07亿元,居全国第四,动画片被推荐播出数量居全国第一。全省文化服务出口额同比增长48.9%。

  《201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北京、广东、浙江已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新三强”。预计到2015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将比2010年翻一番,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可达到7%,成为名符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外向经济稳中提升

  扩大开放是发展经济行之有效的战略选择,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是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2001年至2012年,浙江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出口年均增长23.0%,占全球份额达1.22%。作为外向型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浙江既把握住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经受了经济开放度提高所带来的挑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开拓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推进大开放”的总体要求,着眼于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推动货物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充分发挥“四大国家战略举措”作用,打造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战略平台,建设统筹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开放纽带,着手实施“国际市场开拓”、“外贸新优势培育”、“外资质量提升”、“营商环境优化”、“开放平台打造”、“境外投资扩大”、“服务贸易扩大”等七大行动计划,大力建设“开放型经济强省”,开放型经济发展进入“深化开放、全面提高”的新阶段。

  据统计,2014年1月份,浙江月度外贸规模首破2000亿元人民币;一季度按美元计价出口增长2.3%,增幅高于全国5.7个百分点,其中3月当月出口1075.2亿元,增长10.7%。一季度,浙江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27家,投资总额114亿美元,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5.6%和32.3%;经审批和核准的境外企业106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2亿美元,同比增长70.9%;浙商回归到位资金545亿元,增长29%,全省利用外资和“走出去”投资步伐明显加快。

  服务经济全面发力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一个地区经济结构优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浙江在制造领域已经具有一定优势地位,而随着产业升级转型的加速,融汇新技术和新营销服务的现代服务业,正成为指引浙江制造业向着“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的一盏“明灯”。

  当前,浙江现代服务业表现出持续扩张的态势,现代商贸、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各种业态渗透到经济活动各环节;中心城市综合服务辐射能级更加强大,经济强县商贸、商务、金融等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物流园区、总部基地、科技创业园、创意产业园等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不断涌现;紧随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养老服务等生活性服务新业态孕育而生。尤其是近两年浙江陆续迎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等四大国家战略,逐渐开启了浙江“服务经济”新的时代。

  2013年,浙江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高于GDP 0.5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0.3个百分点;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连续9年快于GDP,占GDP的比重达46.1%。2014年1至2月,全省1.4万家规模以上服务业 (不包括批零住餐、银证保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1.5%和18.8%;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地区生产总值。根据预测,到2015年浙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48%左右,二、二产业增加值基本接近,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型转向“三二一”型的调整。

  综上所述,浙江未来的发展一定会开创一个新的时期。

  (作者单位: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浙江经济:亮点与优势 2014-04-28 3450069 2 2014年04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