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黑臭河 倒逼动真格
海宁每月公布脏臭河道、环境最差村
记者 陈培华 市委报道组 李迪刚
记者 陈培华
市委报道组 李迪刚
本报讯 新塘村出名了。“可这次扬的是臭名,还登了报。”村党总支书记姚强忠说。这个位于海宁市马桥街道的小村近日被评为全市12个“环境最差村”之一,成为重点整治对象。
以前,在新塘村的新海公路段东侧,盘踞着一处占地21亩的违建废品收购区,常年有近20家经营户在这里收购废品。“这里就是垃圾场,夏天更是臭气冲天。”家住附近的村民陈七全愤愤地说,废品收购点的污水还直排附近的小河,弄脏了河水。
为了摘掉“环境最差村”的帽子,姚强忠立即带着村干部走访废品收购点,动员经营户拆迁。这段时间,姚强忠每天都在拆迁现场,一大早出门,一直要忙到晚上10时。
日前,记者再次来到新塘村,但见昔日的废品收购点已不见人影,土地已全部复垦,种上了成片的黄杨树。春风拂过,初现生机。
在离废品收购点不远处,6.5公里长的桐木港河道也在紧张清淤,河道中一台清淤机正“突突”地响着,把河底淤泥不断抽到岸上。“除了清淤,岸边人家的生活排污口也全部‘闭嘴’了。”马桥街道治水办主任周洪胜说,沿岸45户人家全部建造三格式污水处理池,将居民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
从3月开始,海宁不评最美评最差,接连公布了十大脏臭河道、12个环境最差村,将问题摆上桌面,倒逼海宁各级党员干部在“五水共治”中敢啃硬骨头。
吴家浜入选全市十大脏臭河,让袁花镇镇西村人的脸上挂不住了。这条短短130米的吴家浜,岸边有一家办了几十年的建材厂,出厂的残砖断瓦,以及员工的生活垃圾将这条断头浜几乎填平了。“不仅难看,而且臭。”家住附近的庞其松说。
袁花镇立即动手治理吴家浜。“淤泥就有1米多深,我们几乎重新开挖了河道。”袁花镇副镇长陈明锋说,光淤泥他们就挖出了2000多立方米,并全部运走。下个月开始,这里将筑护岸、种绿化,使臭水河重现生机。
据了解,海宁今后每月都会通报十大脏臭河道,并持续到11月。这些脏臭河道将作为海宁的重点整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