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经济·潮生活

“死亡圈”之死说明什么

  蒋卫阳

  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机构,沃尔玛在美国本土一直有一个“5公里死亡圈”的说法,即沃尔玛每开一家店,在其门店存在的方圆5公里内,其他零售业卖场都难有生存空间。不过,现在这个“死亡圈”自身也面临存亡考验。据报道,沃尔玛杭州朝晖店4月23日起停止营业,这将成为沃尔玛在杭州关闭的首家门店。

  不仅仅在杭州,沃尔玛近期在重庆、安徽等地,也陆续关闭了一些门店。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沃尔玛中国便开始有计划地关闭业绩不佳的门店。据沃尔玛方面称,这些被关闭的门店虽然占沃尔玛中国门店数量的近9%,但预计对今年至明年销售额的贡献仅占不到2%至3%。

  回顾沃尔玛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商店,一路攻城掠地,目前其在中国已经营有多种业态和品牌,包括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商店、社区店等,截至2013年2月28日,已经在全国150多个城市开设了390多家商场。

  而眼下,沃尔玛这一系列关店之举,显然与既往的骄人业绩形成了反差。这当中也折射了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变化。

  相较于加工制造业,我国商业领域的对外开放起步较迟,但发展势头较快。2004年,商务部公布《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从当年12月11日起,中国对外资进入零售服务业设立的市场准入和资本准入限制全面放开。以这一天为分界线,外资不必再寻找中国公司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同时其开店的地域也不仅仅局限于省会城市、直辖市等。出于对外资商业强大竞争力的担忧,当时,国内部分商家还提出过立法建议,希望国家“对那些走得太快的外资大店有所限制”。现在回过头看看,沃尔玛“死亡圈”在国内一些地方之死,并不是政府”有形之手“干预的结果,恰恰相反,是国内商业在竞争中日趋成熟以及网购兴起等新因素所致。这是服务业对外开放带来的变化。

  外资的进入打破了国有商业原来一统天下的局面,引了先进的营销方式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国内商业企业在商场硬件、商品质量、管理模式和服务方面水平的提升。外商带来的仓储式商场、大型综合超市等新型业态,则为消费者提供了新鲜的购物体验。另一方面,外资进入商业领域还带动了出口,不少外商增加从我国采购商品进入全球销售网络,使得国内企业与国际市场的结合更为紧密。

  面对外资商业的冲击,国内不少商家从开始时的茫然失措,到逐渐适应并形成自身竞争优势。像我省上虞供销社以综合经营的方式回归农村,成为浙东新商都的一艘“商贸航母”,其销售业绩让布点二三线城市、期望“农村包围城市”的当地沃尔玛门店,也自叹不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空间也在不断拓展,中国利用外资正在加速迈入“服务经济时代”。李克强总理在出席博鳌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时就表示:“要扩大服务业包括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总理的讲话甫落,证监会官方网站很快宣布: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正式获批。推出沪港通,并非短期刺激政策,它表明资本市场的发展已经纳入国家战略布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正日益显示出其魅力。


浙江日报 经济·潮生活 00010 “死亡圈”之死说明什么 2014-04-24 3441464 2 2014年04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