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离校,
是谁的选择
初中毕业,是读高中备战高考,还是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一技之长?
对陕西陇县的学生来说,这个看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选择题,并不需要自己“操心”——一些学校通过“不合适”的渠道让成绩较差的学生放弃中考。
据说,这些“不合适”的渠道包括:对不去职校的学生停课、给去职校的学生物质奖励等。
差生们的“集体离校”,乍一看是他们面对成绩的无奈之举,可细细分析,背后却是一盘很大的“棋”:学校为保证“升学率”,只想让成绩好的学生参加考试;教育部门为完成相关年度指标,要求一定比例的学生上职教中心;职教中心可以把学生数量作为争取财政支持的主要理由。
时至今日,高考早已不再是学生们的“独木桥”,通过职业教育成才成家的例子,在生活中俯拾皆是。可强制性地要求成绩差的一些学生放弃中考进职校,听来还是让人不是滋味。
正如一位学生家长所言,“我娃是要去上职校,但也不是你说去哪儿就去哪儿。”学校并没有擅自剥夺学生参加毕业考试的自由,更没有包办决定他们未来的权利。生活的道路该怎么走,理应是学生为自己做出的最慎重的决定。
教育公平不是口号,要真正实现,每一次选择都是开始。做到这一点,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做到真正“以人为本”。这,是教育事业的应有之义,也是对孩子们将来的负责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