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潮流谋划大产业
刘亭
刘亭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既要淘汰改造落后产能,又要培育发展新产业、大产业。但现实的情况是,这两者还不够均衡,或谓“腾笼”快于“换鸟”。浙江如何加快培育能够支撑未来发展的大产业?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产业如何布局?恐难在一篇短文中说得清楚,但应把握好以下三条原则:
一是借鉴经纬。所谓“经”,即为纵向的以时间为尺度的历史经验;所谓“纬”,即为横向的以空间为尺度的国际经验。
远的不论,单从改革开放35年来看,浙江的产业,历经农村工业化、块状特色经济到现在省里倡导的从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都跑不出一个和发达国家、发达地区大致类似的发展轨迹。这其中,产业梯度转移的规律始终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记得我曾对一些浙商朋友讲过这样一个观点:你们不要小看了自己。当初到大陆来投资的港商和台商,人家的那点家当,还远没有您今天这么多。但人家一看当时成本高企、空间逼仄,玩不下去了,再一看国内开放、欢迎外资,就立马“三十六计——走为上”了。这一走,是为了让老底子的制造转移到“成本洼地”去更新改造,继续赚钱,而自己,则专心致志地搞研发设计和品牌销售,要不就是投融资和资本市场那一套。这就叫“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这就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我们现在谋划大产业,首先就是要看准当下的中国和世界,已然进入到了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一般的制造早已过剩,而过剩产能的竞争,只能是“跳楼价”的血拼,何谈赚钱?高端的制造尚有空间,但没有研发、销售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你那个制造却永远只能滞留在低端,任人宰割。服务业的供给的确是短缺的,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但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是要靠人才去“打底夯基”的。没有相应的人才支撑,也只好搞搞传统的餐饮运输,不过是养家糊口罢了,发不了大财的。鉴往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于2007年提出了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命题,是顺势应时之举。我们现在全力以赴、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恰恰正是这场关系浙江经济生死存亡的大搏击。
二是融会贯通。一地经济的崛起,除了合乎潮流的与时俱进之外,大抵还要善于举天下之力,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浙江之所以能在短短35年中,以区区“资源小省”的本钱,成就了堂堂“经济大省”的伟业,皆赖于善用市场机制以整合国内外资源。如今互联网时代,整个人类赖于生存的客体,也因物联网的普及将成为“智慧地球”。在这种大背景下,谁占据了网络应用的制高点,谁就是“王者归来”。马云自称不懂IT技术,但这不要紧,只要他意识到互联网应用的宏伟前景,并矢志于这一前景的孜孜以求便可以了。不过十来年工夫,阿里已经成长为了全球最大的网络平台、全球最大的支付平台。
针对十数年之后中国最大的身体健康和思想健康问题,阿里还会在健康、医疗和教育、文化等产业领域布局。阿里不会去办厂搞制造,但阿里会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服务于任何实体经济提升其效能和品质。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关键看我们如何去赢取。水银泻地般无孔不入的互联网思维及其应用,会给浙江信息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并以其核动力的能级,带动全省实体经济的全面转型升级。
三是各就各位。这主要是指正确处理好谋划大产业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大产业不是政府和官员脑袋里拍出来的,政府的发展规划或许好说一些,空间规划似乎更不可少,但到了政府的产业规划,过往却大多受到广泛的诟病。或许因为产业实在太市场化了、太功利性了,政府往往只要贯彻负面清单管理的思维,守住资源和环境的关口即可。
正面的到底要干什么,最好由企业根据需求趋势和市场信息,独立作出价值判断和经营决策。或许这些意见都是正确的,但政府并非在大产业谋划上就应当无所作为、一事无成。其实,只要政府善于遵循市场的规律,尊重主体的意愿,并以“随其流而扬其波”的明智,一方面循循善诱、广开言路,作出恰到好处的趋势引领;另一方面,为大产业培育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和发展环境,那也就是政府的“无量功德”了。(作者为浙商智库专家、区域经济研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