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朝文新智

邵逸夫医院携手新疆石河子医院

“邵医模式”省外亮相

  本报杭州4月20日讯

  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记者今天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获悉,邵逸夫医院将派出优秀医疗和管理人才,帮助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改善医院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医疗护理和科研工作,这标志着彰显现代化医院管理方式的“邵医模式”首次走向省外。

  据介绍,作为邵逸夫医院建院20周年纪念活动之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新疆石河子技术指导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新疆石河子分院”将于4月30日正式揭牌。

  新疆石河子医院院长彭心宇认为,邵逸夫医院的管理模式借鉴了西方先进医院多年来积累的有益经验,符合国际潮流,是中国医院未来发展的方向。

  “邵逸夫医院非常重视与我们的合作,热情地提供帮助。”彭心宇说,“从病房的管理举措,到医务人员的考核制度,我们可以将邵逸夫医院很多好的模式和做法直接复制过来,能少走许多弯路。”

  据了解,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双下沉、两提升”要求,邵逸夫医院在2013年分别与我省武义、江山、义乌、开化及江苏昆山等县市的医院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成效明显。

  “我们希望通过与石河子医院的合作,为西部地区输送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和先进管理模式。”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说。

  建院伊始,邵逸夫医院即由美国罗马琳达大学专家团队加盟管理,采纳国际先进医院管理运行理念,形成了独特的“邵医模式”,多项措施为国内首创。

  自1994年至今建院20年来,邵逸夫医院在国内率先实行门诊不输液的规定。走进邵逸夫医院八角形的门诊大楼,找不到输液室。“坚持门诊不输液,不仅能减少病人负担,还能大大缓解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蔡秀军告诉记者,2013年邵逸夫医院的药品收入占比为35.19% ,其中抗生素占药品比例为11.53%。

  在邵逸夫医院病房的走廊上,20年里,看不到一张临时添加的病床。邵逸夫医院为此竭力优化各项医疗服务流程,并大力开展日间手术,使平均住院日缩短到7.5天,是全国综合性三甲医院中最短的。

  邵逸夫医院从建院开始就实行主诊医生负责制,“如果要做手术,大量的检查会在入院准备中心完成。门诊、住院、手术、术后随访,为病人服务的都是同一组医生。手术完成,恢复几天就出院。”蔡秀军说,这样做,显著提升了效率,大大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为患者、为社会都减轻负担。

  20年来,邵逸夫医院迅速从一家建院初期年门诊量只有3万人次、出院人次不足2000的小医院,成长为年门诊量超过170万人次、出院7.4万人次的在国内具有示范水平的现代化医院。2006年,邵逸夫医院在我国上万家公立医院当中,率先通过了代表全球医院管理最高水平的、国际医院认证联合委员会(JCI)的评审。近5年,邵逸夫医院接收国内外护理进修生达3000人次,接待参观学习近万人次。


浙江日报 人文·朝文新智 00014 “邵医模式”省外亮相 2014-04-21 3442176 2 2014年04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