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地方文献《重修金华丛书》首发
传承千年八婺文脉
本报金华4月16日电
记者 徐晓恩
今天上午,一部浓缩千年八婺文化、承载金华人百年梦想的大型丛书——《重修金华丛书》举行首发式,金华也成为我省首个完成地方性丛书编纂工作的地市。
金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荟萃,素有“小邹鲁”之称。明代学者宋濂说:“吾婺素号文献之邦,振黄锺之铿鍧,剪毛羽之纷蕤者,比比有之。”宋代之后,这里更是名家代出。吕祖谦、王柏、许谦、陈亮、宋濂、李渔、朱丹溪、张作楠……一大批饮誉学界的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先后从金华这片土地走出,著述丰富、影响深远。只是随着历史的推移,他们的大部分著作逐渐散佚甚至湮没。幸运的是,历史上的金华士人不仅以著书立说为命,还有自觉搜集整理乡贤文献的传统,其代表作就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永康胡凤丹、胡宗懋父子所编的《金华丛书》和《续金华丛书》,两部巨著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时隔100多年,金华市着眼长远,决心重修《金华丛书》。这是一场百年接力,也是对八婺文脉的千年传承。
经过各方7年的不懈努力,《重修金华丛书》今春终于告成,并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丛书成书200册,收录图书文献877种,约64万页,数亿文字,堆起来有3层楼那么高,是金华有史以来最完整、最有价值的文献,其出版是我省文化事业建设中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