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经济·金融街

【第三篇】攻坚克难

  钱江通道开通 大江东开发提速

【第三篇】攻坚克难

  征迁工作的“杭州速度”

  工程战役打响的第一枪,就是征迁工作。钱江通道南接线工程包括萧山段和绍兴段,地域涉及萧山、绍兴二地的17个乡镇,87个行政村;行政审批涉及国土、农业、林业、规划、水利等多个部门,涉及地域广、矛盾多,困难可想而知。

  2009年初,杭州市公路管理局党委提出了年内完成土地报批的总体目标要求,可因为客观原因到11月15日才拿到初步设计批复。可正是由于提前准备了土地测绘、申报资料等基础工作,把涉水、涉林等审批工作提前谋划,节省了各个节点的时间,在萧山区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下,一个半月内就顺利完成了南接线萧山段土地申报工作。

  前期处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加班加点。完成了关键的土地测绘工作之后,又节约各项申报审批的时间,把通常需要10个工作日的审批手续在1天内就顺利结办,在两天之内完成了涉水、涉路、涉南沙大堤三项审批,终于在年内完成了土地报批,被有关部门赞誉为“杭州速度”。

  “零死亡”安全目标

  南接线98%为高架桥,平均高度近20米,最高处离地达25米高,施工高峰期同时作业人员超过8000人,安全工作成为项目管理“重中之重”。

  指挥部在开工前分析筛选出所有安全隐患点,归类为省市安全等级和重大、中级、轻级安全点,并分别进行安全评估。

  之后,再根据评估结果编制详细的安全方案、一一进行审核。验收合格的施工方对施工单位、项目责任人进行挂牌公示,以便实行社会监督。除此之外,四级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追溯机制的推行也取得很好的效果。

  指挥部尤为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在各个项目部的预制场、拌合站、互通区等地安装了视频监控。该视频监控系统不仅能360度无死角进行监控,还与杭州市交通运输局、指挥部进行联网,让安全隐患“无处可逃”。

  技术难点 从容突破

  钱江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不良地质、泥水处理、机构稳定等问题,建设方依托强大的技术力量,开展了施工、环保、运管等领域10余个子课题的科技研究,有效地控制了难点。

  隧道挖掘中,盾构机要四次穿越钱江大堤,盐官江段的江堤明朝就开始修建,如今的江堤之下,盾构机要穿越的地方是明朝的土堤基础。且穿越的施工期和中秋大潮十分接近,一旦因穿越引发江堤坍塌,没有足够的时间加以修复。为此,建设者在适当加固大堤的同时,运用信息化的施工技术,给穿越点的江堤上下布设了大批传感器,及时掌握穿越施工中江堤的沉降情况,保证了平稳穿越。

  接线工程施工沿线分布着不少浅层沼气,存在着很大危险性,尤其在10标施工位置尤为严重。对此,指挥部委托专业的勘探机构进行了沼气处理的专项技术研究,成功排除安全隐患。

  在海涂围垦地上建造大型的高架桥,桥墩要打得足够深,桥身承重才能达到要求,才不会对混凝土浇筑、桥面受力和平整度控制带来麻烦。所以,该项目把每个桥墩的桩基深度打到了地下80多米,接近一座杭州大厦的高度。钻孔之前,指挥部还特意在2标做了试验桩,直到悬挖钻机在特定条件下达到最优的技术指标。

  今日,总投资135.64亿元的钱江通道及接线工程建成通车。在杭州交通部门的牵头下,经上海、嘉兴、杭州三地12000名建设者历时1500多个日夜,攻克在钱塘江下建超大型高速公路过江隧道的世界级难题,建起横贯杭州大江东新城的交通主轴线,推进杭州湾形成“一湾三通道”格局,再圆接轨与共融,延伸与统筹,提升与腾飞的梦。

【第一篇】钱江华章

  钱潮依旧

  钱江时代,处于环杭州湾产业带和环杭州湾城市群的核心位置的大江东新城,有条件成为杭州乃至浙江未来经济增长最快、市场容量最大的区域,因此也被定位为杭州的“浦东”。开发建设大江东新城,对于打造浙江经济大平台,提升杭州、浙江以及乃至长三角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发挥重大的推动作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两创”总战略和杭州市委“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部署,十年前,项目启动初期,打算在钱塘江上再造一座桥。但为了保护举世闻名的钱江潮水,钱江通道及接线工程应运而生。 通车后,萧山到钱江以北无需往杭州绕行,从萧山开车过钱江隧道到达北岸的海宁仅需要5分钟,嘉兴地区与萧山、绍兴等地的时空距离将缩短至40分钟。杭州临江、江东开发区产业聚集区的大量货物也可通过钱江通道输送到全国各地,大大节约成本。

  高架节地

  在“大江东新城”规划中,为了充分节约土地资源,接线工程的投资方——杭州交通投资集团决定将设计方案也由原来的“路桥结合”改为“全线高架”,高架桥比例高达98%,投资额达到89.2亿元。萧山市区的高架桥中,大部分是上跨现有交通主干道的“路上路”。这样一来,原来做一条路的土地重复利用,上下两条路也不影响相互通行,是全省用地最省的高速公路。

  对于上层高架桥的桥型方案,在杭州全市范围内公开征求市民的意见,充分尊重了民意。为的不仅是带来畅通和便捷,更要把这项交通工程建成当地的靓丽风景线。

  生态节能

  隧道南口所在位置是萧山规划的“生态湿地”,为保护水环境和沿岸生态平衡,建设方环保利用“盾构弃土”,经过固化将体积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不仅减小外运量,且环保处理外运的固化土达到可种植绿化的要求。

  隧道内选用了3180套LED隧道灯,替代了传统的荧光灯,预计项目建成后,隧道每年可节电247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865吨,创立了国内长距离水下隧道节能照明的典范。

【第二篇】创新驱动

  科技助力 管理先行

  钱江通道和南接线工程由杭州市公路管理局代建,尽管具有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但是指挥部并未沿袭过去的管理模式,而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

  根据项目特点,指挥部编制了《项目建设大纲》,这是全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上的首创。开工前,指挥部明确提出“安全、质量、廉政、工期”四大目标,贯穿工程建设全程进行目标跟进。

  另外,管理团队还在传统制度上进行升级,例如规定对重要结构物的各道工序由指挥部会同设计、监理进行联合验收,监理工序交验的报告制度。只要接到报告,相关人员无论节假日或者夜间都要及时赶到现场验收。

  科技助力 铸就精品

  钱江隧道是钱江通道及接线工程的控制性工程。如果说钱塘江是条巨龙,那么钱江隧道正处于龙的咽喉部位。盐官之所以能成观潮胜地,是因为钱塘江口杭州湾开阔的港湾到此骤然收缩变窄,潮水挤在一起形成涌潮。

  在这“咽喉”江底的钱江隧道处于软土层,江中最大埋深约38米,隧道跨径大、里程长、技术难度大,且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颇大。建设方采用了世界上隧道掘进机制造业技术最先进、直径最大的泥水平衡盾构,盾构机直径达15.43米,全长134米,主机重量约3500吨。

  大潮袭来时,为避免掘进的工作面在巨大水压下失稳,影响安全,盾构机要停止工作。但停下来的盾构,最大的困难是如何保证自己庞大沉重的躯体在软土中不下陷,一旦下沉,再要纠正掘进方向十分困难。建设方还在深度超过28.3米的地下进行连续墙的开挖,建造了全省最大的深基坑,为盾构掘进创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而南接线的全高架设计,则在多处体现了技术创新。98%的桥梁比例在全省最高。上部结构30米的跨径的现浇箱梁宽跨比较大,普通桥宽处宽跨比为1.1,最宽处达到了1.83,远远大于普通桥梁0.7的宽跨比,已达到了国内现有桥梁的极限。所以,箱梁不仅受力复杂,空间效应也非常突出,对设计配筋和结构优化提出了高要求。

  钱塘江两岸地形复杂,地质条件特殊,而接线的高架桥钻孔灌注长达80余米,且桩径最大为2米,为了确保质量,项目邀请了技术团队对组合荷载作用下的单桩承受力,和泥浆配制与钻孔技术、声测管技术与检测技术进行专门研究。并在每个重要环节组织技术大比武,提升一线工人的施工水平。

  · 资讯 ·


浙江日报 经济·金融街 00011 【第三篇】攻坚克难 2014-04-16 浙江日报2014-04-1600012;浙江日报2014-04-1600010;浙江日报2014-04-1600011;浙江日报2014-04-1600009;浙江日报2014-04-1600013;浙江日报2014-04-1600014;浙江日报2014-04-1600015 2 2014年04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