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吃干榨尽枇杷树 花瓣花蕾尽入茶

宁海农民“花”样多

  本报宁海4月15日电

  记者 陈醉 通讯员 陈云松 周如歆

  春耕时节,宁海成片的枇杷林里,指甲盖大小的果子已经挂上了枝头,每隔一天,种植大户杨红军就会来林子里转一圈,看到有果实串串密实过了头的,便随手清理掉几颗嫩果。

  疏花、套袋、卖果,往年杨红军的农活就这“老三样”,这个季节“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正农闲。

  不过今年,杨红军闲不了。从枇杷林出来,他匆匆赶往新山白枇杷基地加工厂,这儿就是他要紧张“备耕”的农活——炒制最后一批枇杷花蕾。

  说话间,杨红军已经麻利地抓起一把花蕾,放在鼻尖下细细闻,又用手捏了捏,似乎对花蕾的成色很满意。一旁,经过长时间晾晒略干的花蕾,已经进入了烘炒机器,花蕾在高温滚桶上不停跳跃,三四个炒制工人盯着花蕾的色变,适时调节温度。“温度太高,花蕾就炒焦了,太低,又去不了水分。仅这个火候,我们就试验了三年。”

  几道工序后,枇杷花蕾已经变成金黄色的干花,有些摊在箩筐里晾着降温,四五个工人小心地挑选出合格的花蕾,准备分装。

  “枇杷花期大约从每年十一月持续到次年二三月,摘下的花瓣、花蕾再经过烘干、爆炒、提味等漫长工序,够我们忙到四五月了。”杨红军算过一笔账,制作每斤花蕾的成本不到1000元,算上营销成本,每斤卖2000元也有得赚,而这个市场定位只相当于中档茶叶的价位,市场前景广阔。

  杨红军已与宁波几家销售企业协商合作卖枇杷花蕾茶,把销售交给专业的营销公司。他估算,把宁海所有种植户的枇杷花蕾都收购过来,花茶的年产量可达到3万斤,产值两三千万元。

  在加工厂门口,我们撞上了种植户叶永良,今年他供给杨红军两三千斤的新鲜花蕾,还有不少鲜花瓣。

  一串花束,一般要疏掉一半左右的花朵,被淘汰的花蕾、花瓣以前就直接丢在了树底下,化成天然肥料,但现在这“废弃的花蕾”可宝贝着呢!叶永良告诉我们,一个月来,他几乎天天凌晨四五点钟起床,催促十几个采摘工上山。枇杷花期有早有晚,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完全盛开了。他们要小心地选几朵吐出一点点白色花瓣的花蕾摘下,不影响到旁边的花骨朵。

  一个熟练工一天可以采一斤鲜花瓣,每斤收购价是260元,而五六斤的鲜花瓣才能做成几两花瓣茶,每斤卖到四五千元以上,花蕾一斤也能卖到200元,今年仅卖花一项,叶永良就收入10万元。

  卖花茶只是宁海枇杷卖“农闲”的方式之一。一到花期,脑子活络的枇杷花农还打起了眼球经济的主意,观光游门票一张卖到几十元。而待到五月枇杷成熟,品相不好的枇杷做成的枇杷膏一斤能卖到1200元……一笔笔增收款项进账,宁海农户“一鱼多吃”的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主业卖枇杷,几乎把枇杷树“吃干榨尽”。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宁海农民“花”样多 2014-04-16 浙江日报2014-04-1600011 2 2014年04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