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今日温州

瓯海民间力量参与治水护水

  区委报道组 黄松光 陈婵娟

  本报讯 组建区温瑞塘河环境与文化促进会,牵手200余个护水行动团、市民监督团和工青妇环保志愿者服务队等民间组织,共同参与治水、护水行动;区工商联牵头成立“治水公益基金”,100余家民营企业共捐资5600万元。这是瓯海区实施“五水共治”以来出现的新气象。

  被誉为“母亲河”的温瑞塘河,瓯海段水域面积8.7平方公里,其中主河道长16.19公里,占全市塘河主河道近1/2。然而作为塘河源头的瓯海地处城乡接合部,2万余工业企业低、小、散遍布城乡,外来人员众多,一些沿河群众环境素质不高,塘河污染现象日趋严重。

  “母亲河”的憔悴,让所有的瓯海人坐不住了。

  今年2月,瓯海区率先组建温州市首个县区级温瑞塘河环境与文化促进会,集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引领全民治河、全民护河。仅当天,与会企业、各界人士共认捐首批护水基金121万元。同时牵手以工青妇和环保等组织成立的护水行动团、市民监督团、志愿者服务队等200余个民间组织,投身加入“五水共治”行动。瓯海市民监督团每月分赴全区各地,寻找“最脏河道”,以草根的力量推进黑臭河整治,通过明察、暗访、挑刺等多种形式,为治水攻坚战铺路。由区环保组织牵头成立的“护水行动团”,以辖区黑臭河整治监督为重点,举报河道污染,跟踪河道水质变化,监督政府治理进程,从而织起了一张治水的监督大网。

  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广大城乡群众治水的热情和创造活力。今年2月,瓯海区第八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率全省之先审议通过了人大治水决议——《关于深入实施“五水共治”全面推进美丽水乡建设的议案》,号召全区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自觉行动,主动承担起建设美丽水乡的历史责任。

  仙岩街道穗丰村去年在治理河道的同时,建设沿河占地3500平方米的怀古刘基公园,其主体工程御史楼建设的1800万元由该村600余户刘基后裔集资。预计今年底主体工程结顶,将成为塘河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南白象街道金竹村是第一个在村级组织换届竞选中自荐人将“治水”列入竞选承诺的试点村。张大雪当选村委主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自当“河长”,把河道监管与治理列为重要职责。该区像金竹村这样承诺当“河长”的,还有150多个村居的基层干部。

  丽岙街道花农徐协春等组成的花卉协会,在白门河边半岛上建设占地500多亩的“侨乡生态农庄”,但发现周边河道发黑发臭不如人意。于是,他们决定自筹资金100余万元用于治水和护绿,目前河道环境整治和生态农庄建设均已初具规模。

  全民治水的热潮也感染了民营企业家。2月12日在瓯海区举行的“五水共治”捐资仪式上,森马集团、中梁地产集团、瓯海农合行、新华成置业、金州集团等11家企业现场捐资3670万元。在他们的影响下,各镇街商会也纷纷行动,11个基层商会分别筹集到治水公益基金超100万元。另外,许多企业家还当起了周边河道的“临时河长”,如温州市精诚鞋业董事长郑新策,主动承包企业周边的一条150余米长的河道,并将岸边建成一个绿树成阴的滨河小公园。仙岩街道岩一工业园23家沿河企业联合拆出塘河边一条8米宽的通道,并筹资100多万元,统一设计、改造立面,重现江南水乡新景象。区工商联主席潘志坚说,民营企业家们参与“五水共治”的行动,带动了全社会踊跃捐资,目前区“治水公益基金”已达7000万元,将专门用于治水基础设施建设、沿河文化研究保护及治水宣教、科研等。

  民间、民众、民企三股力量,已成为瓯海区“五水共治”的主力军。


浙江日报 今日温州 00017 瓯海民间力量参与治水护水 2014-04-16 浙江日报2014-04-1600013 2 2014年04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