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今春种粮大户有三盼

●资金流转更畅通 ●粮食生产更增收 ●配套服务更贴心

  记者 祝梅 通讯员 荒萌

  本报讯 又是一年春耕忙,农户们辛勤劳作,嫩绿的秧苗已在水田里安营扎寨。

  种粮这些年,农户们都遇到了啥问题,如何进行破解?还有什么问题亟待解决?近日,记者随省粮食部门的同志前往温州瑞安市马屿镇,与这些大户们聊起他们的盼望,并试图寻找答案。

  资金流转如何更畅通

  种出的粮食怎么卖?这是农民们最关心的问题。为鼓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今年我省新增了小麦、晚稻订单,全省订单粮食总量比去年增加了4万吨。

  当天,省粮食部门为当地农户送上今年的早稻订单和售粮预购定金,省储备粮管理公司与瑞安市粮食收储公司签订了1.26万吨2014年升级储备粮委托收购协议,在场10位种粮大户代表共收到了2625吨早稻订单合同和70万元粮食预购定金。

  往年,晚稻的销售受市场冲击较大,农户利润难保,瑞安领先全省,于两年前创新开展了晚稻收购的“四定工作”:定价收购、定点储存、定点销售、定额补偿,大大减轻了当地农户的压力,对此,种粮大户项宝荣深有体会。

  “去年我的早稻都通过订单收购了,还有251.7万斤晚稻储存进了国家粮库。”项宝荣跟我们解释说,晚稻存进国家粮库,农户只需要缴纳10%的合同履约保证金,剩余90%由收储企业按协议价格支付,等到农户需要用粮时,再以相同价格赎回,从11月入库到次年6月出库,半年有余的时间,农户不仅能从粮储部门获得充足的流动资金,也省却了仓储保管等费用。

  “收储部门去年帮我垫付了将近300万元,还有运费、烘干费等补偿,我去年留下的170多万斤晚稻已经加工销售空了,最近就准备再去提一点出来卖。”项宝荣说,晚稻收购承储的稳定,也让他可以安心收购散户的晚稻谷了。这几年,周边一些散户种粮的积极性也跟着提高,今年晚稻有了订单,他估摸着种植面积还有可能扩大。

  “四定”储备方式实现了收储企业和农户间的风险共担,促使农户们提高粮食生产质量。项宝荣的女儿项伟章说,以往散户自行处理的稻谷质量参差不一,而现在他们烘干的粮食都要直接达到国家标准。

  “粮食质量不达标、贮存不到那么长时间,10%的保证金就不会退回,直接影响到农户自身的利益,他们本身也会更注重品种选择、烘干流程的规范等环节,国有粮库的保粮技术也能帮助他们躲避市场风险。”省粮食局有关 负责人介绍说,经由这一环节,粮库储备粮的品质稳步提升,同时也保证了瑞安地方储备规模到位和按期轮换的需要。

  据瑞安市粮食局统计,自“四定”政策施行以来,地方财政在晚籼谷收购中节省了近300万元的政策性补贴,市场主动权也随之增加。

  粮食生产如何更增收

  “今年市里的政策和省里一样,每100斤早籼稻的最低收购价提高到135元,比去年要好的,政府不会让我们种粮的人吃亏的。”瑞安市全程粮食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刘光明是温州第一批去黑龙江种粮的大户之一,合作社今年要种1260亩早稻,他自己的387亩地也会都种上早稻。

  国有订单加上地方创新政策,近几年,瑞安市的种粮大户们一直维持着较高的积极性,土地抛荒情况已经非常罕见。今年,瑞安市早早明确了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2.5万亩、总产量13.5万吨的目标任务,分别比去年增长15.6%和23.6%。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农户们自身也更关注粮食加工产业链的延伸,期待提高粮食生产加工附加值。

  “市里对晚稻的政策的确好,但我们要是自己不加工、只从中倒卖一下,意义就不大了。” 瑞安市恒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锦绸说,去年,他也尝试起了加工环节,自留了1万多斤晚稻做粗加工,以每斤2.6元的价格出售,销售情况出乎意料地顺利,今年,他打算再拿出10万斤去拓展一下销路。

  “我们的粮食自产自销,品质有保证。”郑锦绸说,今年合作社的管理房还要改造、购进3台新的烘干机,也打算添置大米加工设备。“还是贷款难。”他说,前几年一家银行承诺的130万元贷款到了实际操作阶段因为抵押、担保等原因,最终只贷到30万元,他最希望的就是资金问题能够解决。

  “我们今年新增了种粮大户的信用贷款贴息政策,30万元以内的贷款还能采用信用贷款方式,全力支持你们的粮食生产。”省粮食局负责人介绍。

  在项宝荣的源田家庭农场,成袋的大米堆在角落里等待出售。“这个仓库这两年经过改造,不会被水淹了。”根据粮食部门的建议,项宝荣还打算加强生产监管环节,“包装上还要改进,以后也可以考虑加入二维码,保证质量可追溯。”

  “我们现在还只是在做粗加工,大米定价2.5元,以后要以不同的加工品级来区分大米价格,不断提升附加值。”项伟章说,这两年她也在尝试米线、年糕等产品的加工。

  “去年我们尝试在周边销售自己制作的水磨年糕,口感和市场反响都不错。”她说,今年还打算扩大水磨年糕的生产销售线,摸索品牌化的路子,尝试拓展辐射到更宽广的地域。

  配套服务如何更贴心

  种粮效益稳定,收购订单的覆盖范围不断增大,但相关配套的政策尚未完善,却让大户们还存有忧虑。

  当天,刘光明个人与瑞安市粮食收储公司签订了30万斤的早稻订单,拿到了6万元的粮食预购定金。今年,他还打算提升一下烘干房的规格。“温州遭遇台风几率频繁,我们准备把烘干房从钢架结构改到混凝土结构,建到11米高,但设施用地的批复这块还是存在困难。”刘光明说,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种粮的“机器换人”势在必行,希望粮食部门也能帮忙解决农机置放问题,勾连好粮食从人工化到机械化的“最后一公里”。

  “规模化经营是出路,可我现在苦于没有稳定的流转土地。”瑞安市伯特利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庆福是全国种粮标兵,去年自己种了500多亩早稻,平均产量均在1000斤以上,但这几年土地流转租金不断增长,种植面积很难稳定下来,今年他自己能种植的水田只有260亩,“能否出台政策,保证连片土地可以承租5年以上?”

  “保证种植面积,还得靠签合同。”关于土地流转问题,项伟章今年倒是协助父亲有了创新。“今年开始,我们合作社和每一块地的承包者都签订了5年合同,他可以取回去自己种,但要是承租,就要保证我们合作社对这块地拥有优先经营权,租金仍旧随行就市。”项伟章说,以往这段时间,光是租地的事情就要忙到焦头烂额,明年这会儿总算可以抽空继续发展粮食加工。

  作为温州最大的种粮大户,今年,项宝荣的合作社流转后的土地面积达到2600多亩,比去年增加1000多亩,收到了200万斤的早稻订单。粮食政策越来越好,规模扩大本是乐事,老项却也有自己的担心。

  “今年我扩大早稻种植面积,唯一怕的就是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影响,现在居民生活越过越好,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厂房里的烘干机每天要处理15到20吨粮食烘干,产生的浮尘对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他问。

  “这需要在烘干环节添置除尘设备,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用了,烘干产生的浮尘直接通过管道积聚进一个垃圾袋,不过,目前这部分的农机添置还没列入农机补贴,我们也将多争取更多优惠,帮助你们优化生产环境。”省粮食局有关负责人回应道。

  “现在我们的土地都是流转的,有时候并不集中在同一个区域,都运到一个地方进行加工,成本也比较高,能否考虑建设一些集中化的烘干场所,既不扰民,也能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项伟章又提出一个想法。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今春种粮大户有三盼 2014-04-15 3435325 2 2014年04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