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走读

文章导航

天台黄家塘村民玩转陶瓷手艺

泥巴里,“陶”醉生活

  通讯员 徐平 洪琼

  本报记者 包敦远

  左有鼓架山,右有倒插旗,前有崔岙溪,后有金钟山。黄家塘村,天台县雷峰乡的一个小山村,就处于这样一个风水宝地的中间。

  昔日,日夜不休的抟泥声,汇成一只只瓷碗,抟出了山村的繁华与热闹。但早几年,这个村的名字连同它往昔的辉煌,几乎已被人遗忘。不经意传出的抟泥声,吸引一个个好奇的外来客,如今,车水马龙的游人潮,激发了小村的新脉动。于是,有更多人和黄家塘村民一起,开始了他们的“陶”醉生活——

  数一数陶瓷的年轮

  “碗厂倒闭到现在已经有50多年了,没想到现在还有那么多人关心它!”今年84岁的张国燕老人怎么也想不到,村里的每次兴旺发达,都与陶瓷有关。

  去年,张国燕老人听说村里要启动始于北宋的黄家塘古窑遗址建设,心里非常激动,三天两头留连于建设现场。关于北宋古窑遗址的历史,老人只能说出个大概,但村里每有人造房子,不用挖多深,就能挖出大量的陶瓷碎片。

  真正让老人感兴趣的不是北宋陶瓷碎片,而是他直接参与碗厂生产的那段岁月。

  1959年,乡里每村选派若干农民,送去外地短期培训后,在黄家塘村办起了碗厂。张国燕是第一批工人,工人最多时有36人,生产的瓷器销往全县各地。当时,陶瓷餐具求大于供,供销两旺,村里一派繁荣景象。

  “那时候我们有明确的分工,3个人手工制胚,每天能做出300多口碗,机器只有一台,但速度快,一天能生产1000多口碗。”说起当年往事,老人止不住话闸。

  说着,老人便和老伴一起,从家里搬出了许多当年亲手制作的陶瓷,主要以碗、碟、盆、壶、瓶为主。这些陶瓷制作相对粗糙,上面印有“人民公社好”、“世界和平”等字样,有的直接印上制作者的名字。

  “虽然是手工制胚,但当年的工人熟练到制作出来的每口碗能盛同样多的水。”说起老工人的土法制陶技艺,村支书罗正贵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当时的人们普遍喜欢白瓷碗,村里一直没有找到高质量的膏灰,做出来的瓷器是青色。等到外地白碗“入侵”,碗厂生意寡淡,3年后就衰败了。

  多年来,村里几乎没人将这些陶瓷碎片当过宝贝。去年,罗正贵对老祖宗留下的陶瓷碎片进行了抢救性保护,一大批北宋时期的陶瓷碎片被保留了下来。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黄家塘古窑址是台州市三大北宋民窑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处,现在已成为天台县青少年素质教育活动(陶艺实践)基地。

  闻一闻泥土的芬芳

  4月4日,黄家塘村举行烧陶祭窑仪式。这里的泥土芬芳飘向远方,一时吸引了数以千计的游客、驴友、摄友前来捧场。去年暑期以来,村里开展以学生暑期实践教育、亲子游为主的黄家塘陶吧体验活动。虽然是“小打小闹”,却出乎意料地吸引了游客3万多人次,这让村里看到了盼头。

  村民金素云打出“金大姐土烧”的招牌,在村里尝试办了第一家农家乐,一碗碗土烧家常菜,带来了一批一批的回头客。

  村里一鼓作气,建成了青瓷馆、品茗苑、童趣园、农耕器具展示馆和休闲长廊等区块,使之成为一个集陶瓷艺术体验、美丽乡村展示、乡村农事体验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综合项目。

  罗正贵告诉记者,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周末带着孩子过来,有玩泥巴的,也有闲逛的。“我们这个村子别的跟外面没法比,但是比古树、古井、古窑、古寺、古戏台,我们黄家塘村的‘五宝’是不输于人的。”

  从黄家塘泛起的涟漪正在向四周扩散。乡党委书记袁卫卫告诉我们,黄家塘像一个支点,撬动了全乡的发展。该乡把乡村休闲旅游业作为山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导方向,立足乡村休闲四季游,吸引更多游客来玩、来吃、来住,从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目前,该乡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并在去年被评为“浙江十大最美乡镇”。

  这泥土的芬芳,会为更多的山村酝酿出更香甜的未来。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走读 00020 泥巴里,“陶”醉生活 2014-04-15 3429360 2 2014年04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