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今日上虞

文章导航

杭州湾,亮起“上虞时间”

  杭州湾,亮起“上虞时间”

  2013年,注定将成为上虞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的7月,壮阔的钱塘江,一桥飞架南北,困扰多年的“丁字型”交通瓶颈终于一朝化解。

  这一年的7月,最高时速达355公里的杭甬高铁也同时开通,同样困扰多年的“走廊式交通”也终于彻底改变。

  一座大桥,改变一座城;一条高铁,激活一方土。交通格局的“革命性变化”,带来的是上虞经济社会的“革命性变化”。

  影响最直接的,当数杭州湾南岸的“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颗15年前下的“棋子”,凭借其得天独厚、无出其右的区位优势,其影响,其魅力,呈现出了“几何级”的放大效应。

  “上虞时间”,开始在商贸繁华、百业兴旺的“黄金走廊”杭州湾,徐徐亮起……

  周智敏 陈全苗 /文

  “桥头堡”

  风景这边独好

  一桥一路贯通,最先发酵的,无疑是“大桥经济”、“高铁经济”。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则是大桥经济开出的一朵最耀眼夺目的“花”,是上虞承接大桥经济、高铁经济的一个至为重要的“桥头堡”!

  为了这一天,上虞至少等待了整整15年。

  原来,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的地方,正是钱江大潮的“起潮点”。当年,为了抵御钱江大潮的肆虐,从1969年开始,上虞人民用了整整40年的时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围涂”,最终围出了一个面积达30多万亩的“虞北平原”。

  1998年,上虞为迎接“杭州湾时代”的到来,早早就在这里下了第一只极具卓越远见的“棋子”——辟建了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

  现在,嘉绍大桥的开通,让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面临了新的发展机遇,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发力。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在上虞,这句话再一次得到了印证。

  15年的戮力经营,15年的孜孜等待,开发区羽翼渐丰,风姿绰约。随着大桥、高铁的先后开通,昭示着期待多年的“同城时代”已经梦想成真——

  开发区已成功融入了大上海的“两小时经济圈”,实现了与杭州、宁波的“半小时经济圈”,与规划建设中的绍兴滨海新城,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依托、互为提携,共生共荣。

  大者言,东有宁波港,西有萧山机场。在上虞境内,则有5条高速公路呈放射状向外辐射,再加上杭甬铁路、杭甬高铁、杭甬运河,以及上虞港,不但使上虞成为了长三角区域不可多得的一个“交通枢纽型城市”,更因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将大大激活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飞速增长。

  开发区的另一个强大依托,是历史悠久、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和谐的“大上虞”。

  上虞,是著名的“虞舜故里”,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是全球最早的青瓷发源地之一,也是经典爱情故事梁祝传说中祝英台的家乡。是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生态旅游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佳休闲小城”、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等称号,曾连续3年被评为内地最佳商业城市县级市之首。

  上虞块状经济发达,产业结构合理。中国轻纺城、中国五金城、中国塑料城、中国小商品城、中国伞城、石狮国际商贸城等知名的专业市场环布四周。这些完整的产业集群,可为落户上虞开发区企业提供完善的产业配套。

  最近几年,上虞更是致力于打造“浙东新商都”城市品牌、“四季仙果之旅”旅游品牌这两大品牌建设,在长三角地区拥有较强影响力。

  店多方能兴市,大河有水小河满。周边环境的完善发达,成为开发区最强有力的一大支撑,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和市场。

  “大平台”

  缔结创业宝地

  交通优势也好,区位优势也罢,最后都将糅合成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另一大优势:“洼地效应”。

  新和成新材料产业园,53亿!杭州湾旅游商贸综合体,50亿!普洛斯物流,4800万美元!新时代控股,23亿!启德通用航空产业基地,50亿!……这是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短短几年时间签下的几个“巨约”。

  如此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投资项目,为何一个接一个地相中一个县区级的开发区,它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

  投资商的眼光,就是开发区的眼光,开发区的品位。

  品位,首先来之于定位: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自己定位在上虞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主平台”,开放型经济的“财富宝地”,优质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创业摇篮”。

  因此,上虞提出了“构筑大平台,发展大产业,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企业”的理念,大力加快招商引资工作。

  在招商中,开发区特别注重“选资”——加强与上海金桥、张江等开发区的战略合作,建立定向通道,最大程度地承接上海产业外溢;重视产业链招商,实现项目批量引进;发挥虞商联谊会平台优势,鼓励虞商回乡投资;利用上虞港这一重要出海口平台,加强与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的联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15年来,开发区经过了3个阶段的发展,并成功实现由最初的“单纯工业型开发区”向“产城互动型开发区”的成长发展。

  目前,开发区基本框架已经形成,规划控制面积133平方公里,主要集聚机械装备类、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节能环保等产业,已纳入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区块,是全省“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开发区分东、中、西3大区块。东区主要发展制造业及临港产业;中区依托嘉绍跨江大桥,主要发展行政、商贸、科教及城市服务等产业;西区为滨海新城产业区,由上虞、绍兴联合开发。

  2013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00亿元,增长27.3%。综合考核得分在绍兴市各省级以上开发区排名第一。

  在大桥经济的带动下,开发区的交通发展、区位优势、生态资源和发展空间等优势,更进一步放大,区域开放度和开发区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接受上海等大城市的发展理念、优质要素资源的辐射能力将更强,开发区提质、提速的能力自然也将水涨船高。

  事实上,这种新的优势效应,在大桥开通前后,就得到了体现。

  首先是在引进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上大幅提升。比如,浙大网新10个亿的合作项目正式签约。浙江省排位第一的龙头企业、世界500强之一——浙江物产集团也正在对接商洽,共同寻找合作的机会。

  其次,合作交流越来越多。一些原先已在接触的合作项目得到了快速推进。其中就包括一些教育、医疗项目,比如上海的九院、红房子医院、上海六院等纷纷前来考察,一些分院、分支机构、培训机构即将落户上虞。这不但使得招商引资项目实现多样性,还能使上虞的教育、医疗水平得到较大提升,真正给老百姓带来了福利。

  “梧桐树”

  点燃你我激情

  大桥的开通,使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品牌影响力明显上升——今年1月,国家级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挂牌。开发区的新一轮发展,已是箭在弦上,蓄势而发。

  2014年初,上虞区委、区政府为开发区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以大桥经济为主题,以转型提升为主线,紧紧围绕“经济增长核心区、转型升级示范区、新兴产业集聚区、海洋经济先行区、生态新城实践区”的总体定位,打造“长三角南翼最具活力的高端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大知名度的品质新城”。

  同时明确,围绕打造较高产业品牌的目标,开发区将“围绕四地”——“巩固温台、拓展杭甬、抢机沪苏、突破境外”进行招商;主攻“四大区域”——以上海地区为中心,以北京、浙江、广深等地为重点,着力引进世界500强、央企国企、外商独资等“高、精、尖”企业项目;瞄准“三类项目”——重点锁定成熟型的产业转移项目、国内外知名企业项目、实质性外资项目3大类型;建设“三个分园”——深入实施“合作开发”的招商模式,启动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上虞分区、专业汽配产业园、日本中小企业产业园等三大产业园建设,打造长三角南翼最具活力的高端制造业基地……

  谋定而后动。

  为了全面提升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吸引力,上虞区委、区政府在致力于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后勤服务配套、政府服务配套,尤其是在写好“栽好梧桐树”这篇大文章方面,可谓用足了功夫,动足了脑筋,付出了真情。

  硬环境,已显诚意;软环境,更显真情。开发区在软件建设上,与时俱进,出台了一个又一个优惠政策,特别是土地、税费、人才方面的政策更趋完善,将20多项区级审批项目下放给开发区,实现企业办事“基本不出开发区”。对一些重大的优质项目,则重点实施“一企一策”、“一站式服务”。

  开发区按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结合开发区现有实际,重点培育壮大先进装备、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绿色电子电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六大产业。

  人才引进、企业出口、设备投入、企业自主创新、外资投资企业等方面,一一出台了专门的奖励政策。同时,还就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新城产业区等目前重点招商的两个分区,进行了专门的政策保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在品牌培育、设备投资、技术创新方面,开发区的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出台了许多新的政策。

  一切都在有序地进行。

  “开发区未来还有4万亩左右的空间,是非常难得的一块平台。”不难设想,不出几年,这里将会是怎样的一片热土,怎样的一片生机!


浙江日报 今日上虞 00022 杭州湾,亮起“上虞时间” 2014-04-15 浙江日报2014-04-1500007;浙江日报2014-04-1500008;浙江日报2014-04-1500010;浙江日报2014-04-1500011;浙江日报2014-04-1500013;浙江日报2014-04-1500015;浙江日报2014-04-1500012;浙江日报2014-04-1500014;浙江日报2014-04-1500016;浙江日报2014-04-1500020;浙江日报2014-04-1500021;浙江日报2014-04-1500022 2 2014年04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