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美丽乡村·创时代

嘉兴秀洲三位农民的生态农业试验——

务农,咋个不寻常?

  本报记者 李茸 区委报道组 沈鑫 吴怡之

  进入四月,目之所及早已是一派草长莺飞、明媚灿烂的景象。漫步在乡野,田间飘来青草独特的芳香,远处几只水鸟嬉戏着掠过成片的油菜花地,泥土下蕴含着的勃勃生机已蓬勃而出。

  在这片土地上,农民们耕种粮食、蔬菜,养殖各种家禽,繁衍生息了一辈又一辈。一年四季,麦子、西甜瓜、葡萄、水蜜桃、水稻以及各种蔬菜在现代化的手段下长势喜人,成为家家户户沉甸甸的收成。高效,却缺了点什么。

  近日,我们在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的村子里巧遇了三位农民,他们独辟蹊径但却稳稳当当地做出了一番天地,让务农变得不一样。

养甲鱼:

慢工出细活

  别人家的甲鱼养两三年就能上市,3至4斤一只,收购价20元一斤。而陈金根的甲鱼要多养一年,一般一只2斤多,收购价60元一斤。

  在观音桥村鱼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基地,57岁的陈金根“全副武装”,穿着一身防水服,一手提着五齿钢叉,一手拎着网兜、塑料盆,在半人深的甲鱼塘里摸索着。“春节的时候,来我这边买甲鱼的不少,现在春天不是甲鱼的销售旺季,这会儿甲鱼宝宝们都在池底的淤泥里冬眠,等着长大呢。”陈金根道。

  而为了观察和了解甲鱼的生长情况,陈金根都会像这样定期来个突击检查,看看“宝贝们”的健康状况。只见他一手提着钢叉,在池底淤泥里左捅一下,右捅一下。“如果捅到硬邦邦的东西,一般就是甲鱼壳。”话音还没落,只见他将网兜插到水底,一插、一舀、一提,一只沾满淤泥的甲鱼被放到了塑料盆里,全程不超过10秒钟。

  “可惜,这只不是纯种中华鳖,你看它背上的花纹,也就20多块钱一斤,口感和纯种的差太多。”陈金根只看了一眼塑料盆里茫然地小幅度扭动,刚刚把背上的泥蹭得差不多的甲鱼,就发现了问题。

  陈金根的火眼金睛,得益于多年的水产养殖经验。上世纪80年代,他就在村里养起了虾。后来水环境差了,虾养不下去了,他又养起了普通的黑鱼、鳙鱼等鱼类。十年前,考虑到经济效益,他承包了30亩水塘,养起了中高端水产品中华鳖,俗称甲鱼。

  因为甲鱼要在20多度的环境下才开始吃料、长肉,很多养殖户为甲鱼搭起了温室大棚,保证一年12个月里甲鱼都在长。但陈金根选择了生态养殖,就放在露天的池塘里,冬天冬眠,一年也就长四五个月的样子,而且喂淡水鱼,不喂饲料。“搞水产的都知道阳光很重要,阳光一照,有利于浮游动物和微生物繁殖,还能杀菌,甲鱼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虽然长得慢,但生态、天然,生病少。”陈金根解释说。

  而且,陈金根的甲鱼塘里,一亩只放了200多只甲鱼,还混养了鲈鱼、桂鱼、黑鱼等淡水鱼。“别人一亩甲鱼六七百只,我这边密度低,环境好点。”

  这样下来,别人的甲鱼3年就能长到3斤多,陈金根的甲鱼2年才1斤多,要3年才能上市。虽然长得慢,但是活动能力强,肉更结实,算得上纯生态产品,年份好的时候能卖出100元一斤的高价。

  “只要有耐心,真正这么养出来的甲鱼,个个都是精品,品质好了,市场声誉好,熟客为主,受市场行情的影响不会太大,收入比较稳定。”陈金根说。

鱼腥草:物以稀为贵

  在观音桥村另一头,25组的村民陈秀芳则有着另一个故事。今年52岁的陈秀芳个子不高,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但口音和风风火火的风格都让记者误以为是四川人。

  跟着陈秀芳走到地里,褐色的泥土上光秃秃的,被旁边绿油油的青菜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一映衬,显得无比荒凉。还没等记者发问,陈秀芳拿起锄头,刨开表层土,挖出了一团带着泥土的灰白色的“电线”——鱼腥草根。

  村里的农技员冯福祥介绍说,按照中医说法,鱼腥草有清热解毒作用,对上呼吸道感染有效果,这段时间雾霾天多,大家买点吃吃蛮好的。

  “鱼腥草这种植物,我自己以前是不吃的。村里以前很多四川人来租房子,我种鱼腥草是向他们学的。”陈秀芳回忆。

  当时,四川人在村里种了一些鱼腥草。一直以种菜为生的陈秀芳觉得物以稀为贵,于是向四川人要了些种子,在自家地里黄瓜、白菜的旁边种了起来。

  鱼腥草在嘉兴比较少见,陈秀芳坚持种了好几年,虽然每年就那么两亩,但收益日渐明显。在嘉兴工作、生活的外地人不在少数,湖北、四川、重庆、贵州等地的人很喜欢吃这种味道独特的蔬菜,凉拌、烧肉、烧汤、泡水喝都行。

  每年11月左右,把鱼腥草种到地里,能卖钱的是鱼腥草的根,一年能卖10个月,割了一茬还会长出来,基本上也不用怎么打理,病害虽然每年都有,但摸索到规律的陈秀芳也有了对策:“每年5月份气温一高,鱼腥草开始出芽,容易坏死,不及时处理一整片都要坏死,而只要在地里挖出一条‘隔离带’,就能让坏死的不再蔓延开”。

  种了好几年后,陈秀芳的鱼腥草也有了点名气,每年都会有人来地里收购,然后拉去湖州一个农贸市场卖掉。陈秀芳自己也会拉去集镇上的菜场卖:“零售价格高点,一亩收入上万元。”

  这段时间,又有人来田头收鱼腥草了,陈秀芳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卖!她信心满满地说,去年初鱼腥草价格1.2元一斤,太便宜了,很多人今年没种,没想到,到了去年末2.5元一斤。现在,把鱼腥草挖出来,随随便便就能卖到3.5元一斤。

有机肥:简单大生意

  还没到万民村,猪粪味扑面而来。原来,村里有家嘉兴市瑞丰天元肥料有限公司,将农户的猪粪回收加工成有机肥,远销日本。

  “有机肥现在有吗?什么价?”在公司总经理赵明星办公室,电话叮铃铃响个不停,因为恰逢春耕季节,除了本地的,也还有国内不少地方慕名打来了电话。“秀洲区的农户享受政府补贴价545元一吨,十吨以上送货上门,其他地方的580元一吨,来我们厂里自提。”赵明星回答说。

  从2007年开始,这家公司就将猪粪加工成有机肥。公司里有一支13人的“保洁队”,他们负责走街串巷,去农户家里收猪粪。收来的猪粪,在厂里经过初步加工、发酵、过筛、矿化、包装等简单几步流程,最终成为一包包有机肥料。

  “用有机肥的好处很多,最主要是能为作物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另外还可以疏松土壤,增加作物的抗逆性。”赵明星坦言,把当地的猪粪经过加工变成有机肥,再消纳到农田里去,可以形成一个生态循环。

  前年公司产量三万多吨,其中三分之一的有机肥通过外贸公司出口日本,三分之一的供给农户,还有三分之一的烟草专用肥内销到湖南、贵州、四川等地。

  由于日本以精细农业为主,对有机肥的需求量非常大,但要求也很严格,一共要检测113道工序,每一道都要符合他们的标准。比如,由于日本施肥一般使用喷枪,口径不大,因此,肥料必须制作成光滑的球形,直径规定是2毫米,每一颗肥料外面都要经过包膜,这样才能让通过喷枪洒出去的肥料均匀、见效时间长。这些出口日本的有机肥主要用于蔬菜种植,还有部分用于优质米栽培以及高尔夫草坪的养护,现在每吨价格最高的要卖到5000元,是本地有机肥的10倍。

  在宽敞的厂房里,赵明星介绍说,“现在来我们这里购买有机肥的主要还是合作社、大户、农业园等农业主体。为了让生产出来的品牌农产品更安全更生态,加上现在进超市、进饭店也有这方面的要求,他们都愿意用有机肥。而一般的小农户还是选择用化肥,见效快,成本低”。

  “我们做这个事情,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流水线设备很简单,厂房也是租来的,工人基本上都是附近的农户,每天四点就下班了。”赵明星很谦虚。而在他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堆荣誉证书。12月,公司的“新型有机专用肥料科技研发中心”刚刚被列入省级农业企业科技研发中心。而赵明星也坦言,全省以猪粪为原料做肥料的公司有300多家,他们是产能最大的一家。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创时代 00018 务农,咋个不寻常? 2014-04-15 3418669 2 2014年04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