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追责不易更要追

  张丽

  职称英语考试刚刚结束,骚扰电话又来了。不同于考前的“卖题目卖答案”,新一波的骚扰电话和短信声称提供“改分服务”。他们能准确说出考生的姓名、身份证号、报考级别、通讯地址、单位名称,这不免让考生感到后怕。不少考生质疑报名所在网站出了纰漏。而相关部门的答复却是维护困难、追责不易。

  骗子固然可恶,但更应该深究的是,考生的信息到底是怎么泄露的?谁该为信息泄露负责?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困扰,刚买了车,保险推销的电话就来了;刚买了房,租房、装修广告马上接踵而至。个人信息泄露愈演愈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如今,个人信息买卖已经形成一条灰色信息买卖产业链,源头大多是有合法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权的相关单位或部门“内鬼”,涉及金融、电信、教育、医院、国土、工商、民航等各个行业。由于泄露个人信息的渠道不一,认定侵权主体难,因个人信息泄露而通过法律手段维权成功的案例很少。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切断利益链。关键要抓源头、铲除“内鬼”,才能避免个人信息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倒卖。其次,无论是网站,还是电信等单位,有义务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信息,受害方可利用法律维权,追究其保密责任。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追责不易更要追 2014-04-14 3433869 2 2014年04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