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我省组织作家从钱江源头到入海口全程采风

家乡水,流淌的歌

  本报开化4月13日电

  记者 刘慧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在养育5000多万浙江儿女的江河中,钱塘江是最大的一条。今天,由省委宣传部、省作家协会主办的“钱塘江抒怀”作家采风团在钱江源头——开化县齐溪镇聚集,整装出发。

  春雨中,采风团团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为采风团授旗。作家们听到那发自肺腑的心声:此次钱塘江水系采风是“中国梦·美丽浙江”主题宣传活动的重要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首次组织作家从钱塘江源头到入海口全程采风的一次壮举,是具体贯彻落实省委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战略的重要举措。

  山岚清风,队旗飘扬。由省作协党组书记臧军为团长,队员嵇亦工、张德强、高鹏程等作家组成的采风一团,由省作协秘书长王益军为团长,队员柯平、王国侧、俞强等作家组成的采风二团,随即分赴开化县钱江源大峡谷采风。

  出发啦!整整一天,作家们朝着各自的方向一路前行——采风一团途经齐溪镇田村、大龙山村,在马金镇石柱村、音坑乡下淤村,最终从密赛村走向龙潭大坝,兴奋地望见那“只是莲花峰尖的一泓清泉,沿山而下,经齐溪、走芹江,一路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最终汇成了浙江人民的母亲河——钱塘江。”队伍中的诗人们已经诗兴大发了!

  采风二团的作家们,从钱塘江源头的齐溪莲花峰出发,在浙江第一状元故里长虹乡北源村、桃源村,看到和听到了许多钱塘江造福人民的动人故事。面对中村乡张村的梅花诗墙,作家们不禁叹为观止。“张村是宋代梅花诗人张道洽的故乡,自古与梅花结缘。如今,县里积极打造国家东部公园,我们便将梅花文化融入到生态特色乡村建设中,使梅花成为村庄的特色符号。”村民们说,每到梅开时节,景观大道两旁,竞相绽放的梅花将张村装扮得异常美丽。

  当地村民还记得,我省作家谢鲁渤曾数次来到开化,写下散文《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绿色源于自然生态,红色源于革命老区。“如今,顺流而下,且行且看,而心情亦如水势,有起有落、有喜有忧。”作家们看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深入人心,看到水源地党委、政府、百姓为治水的付出,为护水承担的压力。

  入夜,分别宿营在岙滩的采风一团和下榻在台回山的采风二团的作家们并没有闲着,晚饭后他们继续走访农户,记下当天的感想:采风的第一天,一路有好山好水好风景相伴,但也听到了村民们反映水质自上而下的渐变——从清水如镜到水面浑浊,河道边经年堆积的垃圾,工业排放,甚至偷排……钱塘江,我们的母亲河,她的现状并不令人放心。

  浙江,字里行间流动的水,一个爱水亲水恋水治水用水的地方,这里盘踞着钱塘江、瓯江、椒江、甬江、苕溪、运河、飞云江、鳌江八条长龙,静卧着东钱湖、西湖、鉴湖、南湖四大湖泊,密布着杭嘉湖、姚慈、绍虞、温瑞、台州五大平原河网。此次,作家采风团将沿钱塘江水系的主干流域,从源头到入海口全程采风创作,着力展示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壮丽全貌,描绘我省“五水共治”的宏伟蓝图,歌咏浙江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营造赞美钱塘江,爱护家乡水的文化氛围。

  采风活动分4月12日至4月20日、5月17日至25日两个时间段,作家们将分赴开化、衢州、龙游、兰溪、淳安、建德、桐庐、海宁等8个县(市、区),边采风边创作。采风活动结束后,将汇总采风作品并编辑出版《心中流淌的歌——钱塘江抒怀诗歌卷》《心中流淌的歌——钱塘江抒怀散文卷》采风作品精选集。同时,鼓励作家创作反映钱塘江全貌的纪实文学或长诗,可酌情出版个人卷,形成丛书系列。

  钱塘江——浙江最大的河流,古名浙江,又名之江,素以清澈澄碧的江水和排山倒海的江潮名扬天下。钱塘江干流贯穿浙江大地,与金华江、曹娥江、乌溪江、分水江、浦阳江等十余条主要支流一起,将西湖、绍兴等众多风景名胜串缀起来,绵延1000多里,最后汇入茫茫东海。

  明天,采风团将继续奔赴钱塘江上游之南源,由常山港、江山港至衢州市汇合而成的衢江,还有那条由衢、婺两水汇合于兰荫山下,再由南向北流经兰溪市的兰江——钱塘江水量的主要来源之地。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家乡水,流淌的歌 2014-04-14 3433735 2 2014年04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