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要闻

葡萄丰收,田租跟着水涨船高

浦江农民粮田挖潜

  本报浦江4月10日电

  记者 徐贤飞

  县委报道组 杨远航

  嫩绿的秧苗,已有三四厘米长了,娇嫩可人。可是浦江县浦南街道杨先生村的种粮大户杨利生,却苦着脸——今年种粮太难了:不仅每亩租金涨了236元,种植的100多亩粮田还被人“抢”走了。

  “我建千亩粮食生产基地的计划,已经落空。本来想今年扩大规模的,谁知道,田还少了100多亩。我自己村里500多亩的基地老底,也差点让人一窝端了。”说到这,杨利生显得有些焦虑。

  62岁的杨利生,中等身材,因长年田间劳作,脸庞黝黑,皱纹深似沟渠。2009年,老杨带着两个儿子,开始承包本村的土地种粮,最多时种植面积近千亩。随着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从去年上半年开始,老杨就在附近寻找良田,打算扩大种植面积。陆续找了几处,一些农户也答应了。

  谁知,去年浦江葡萄大丰收,搞得老杨措手不及。“原先答应的反悔了,也就罢了,更懊恼的是,杨里村100多亩土地合同还没到期,可农民全把田抢回去包给别人了。”

  葡萄大丰收后,田租也跟着水涨船高。杨里村的田地是老杨2011年承包的,签订5年的承租协议,租金每亩每年430元,一年一付。可到去年下半年,浦江平均每亩田租涨到666元。农户们变了说法,不看过去的协议,以价高者得,老杨出局。

  老杨只好想,先把自己村的500多亩基地管理好,再等时机。可谁知,这个时候,有人竟想挖他的“墙根”。

  杨先生村地处县城南端,土地肥沃,连田成方。恰巧,杨利生承包的500多亩地,去年底合同到期。有人就盯上了这块地,想承包去种葡萄。“这500多亩地,是我的命根子,粮食基地的根本。”杨利生叹了口气说,“那怎么办?加钱呗!”杨利生把500多亩地的承包价,直接从430元提高到666元。

  中午,天放晴了,气温升起来。大儿子杨能治刚耕田回来,也到了育秧棚里,提醒老杨打开育秧棚的门透透气。“想过改种葡萄吗?”我问父子俩。

  “不种稻,都种葡萄去,大家吃什么?天天吃葡萄?”杨能治反问道,“我们葡萄是不种了。眼下这样,只能加强管理,从提高亩产和农田利用率上下功夫。”

  杨能治没有父亲那么沮丧,“农产品涨涨跌跌是常事。我们种粮的是弱势群体,价格优势不明显,肯定争不过经济作物。那只能先守住根本,等待机会。”

  去年冬天,老杨家种植了160多亩的油菜,下个月就能收割,预计每亩收入450元。等油菜收割后,再种植单季稻。早稻今年安排50亩,收割了再种一茬双季稻;单季稻收割后,继续种油菜、小麦或者马铃薯,还要探索在稻田里养泥鳅……老杨家在精心盘算着,希望自家的农田能多产出些“金子”。

  清明节后,油菜花渐已落下,果实慢慢饱满。采访结束,老杨向我们道别时,站在田埂上还不甘心,他固执地嘟囔着:“今年我会再转转,有机会的话还是要多租些田回来。”


浙江日报 要闻 00011 浦江农民粮田挖潜 2014-04-11 3428156 2 2014年04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