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听见我们的声音”
——博鳌浙商掠影
本报博鳌4月9日电
记者 肖国强
在各种论坛现场,一不小心就能发现浙商的身影。他们中有“常客”,也有“新兵”。博鳌是个大舞台,浙商的声音世界听得到。
贝达:我的故事博鳌听见
听说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是第一次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我不由得吃了一惊。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科学医疗领域的新闻记者,“贝达”自主研发出国内首个抗肿瘤一类新药的故事,我听过一遍又一遍。
“博鳌的名气很大,原来我们觉得离博鳌距离比较远,底气不足。”丁列明坦言,“这几年,创新产品做出来了,企业走上了规模,博鳌方面邀请我们参加,感觉很受鼓舞,这说明了大家对我们的认可。”
务实而低调,这也正是许多参加博鳌论坛的浙商的特点。虽是博鳌“新兵”,丁列明的首次亮相却并不简单。除了受邀参加开幕式、民营企业圆桌论坛等活动,他还参加了“医药行业CEO圆桌会议”并作主题发言,被安排在第一组。和他同台发言的,是赛诺菲、阿斯利康、拜耳医药、天士力等国内外医药巨头的CEO们。
声音能让人听见,是因为丁列明和他的团队“讲述”了一个颇具传奇的创新故事:海外学成归国创业,十年埋头磨一剑,研发出肿瘤靶向药物——国家一类新药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新产品亮相才两年多时间,就已经和另外两家医药巨头阿斯利康、罗氏制药平起平坐,国内市场份额三分天下有其一。只凭这一种处方药,地处余杭的“贝达”去年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5亿元,产生利税1.7亿元,这确实很难得。
“博鳌是个小镇,很漂亮,确实有达沃斯的感觉。”谈及对博鳌的印象,丁列明说,再往大处讲,这里就像一个大舞台,“参加这样的高层次论坛是很好的机会,有很大的帮助,大家一起分享信息、交流互动,一起发出集体的声音,引起政府决策层的注意。”
前不久在全国两会上聆听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丁列明对中央政府改革创新的坚定决心有了深刻的了解。而对李克强总理明天开幕式上即将发表的主旨演讲,丁列明也有更深的期许,“这是一个了解中央最新政策的好机会,绝对值得期待。”
欧琳:传递浙商好声音
参加完今天一早的民企早餐会,欧琳集团董事长徐剑光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今天上午的民营企业圆桌论坛,成为浙江老乡丁列明的“同桌”。在会场,他频频起立坐下,握手寒暄,和其他企业界的精英们交流,大方而又自然。
是的,这是一位博鳌论坛上的“常客”,从2007年开始,每年的博鳌论坛上,总会有他忙碌的身影。
“来得多了,朋友自然也多,但我来既不为打高尔夫球,也不为直接卖产品。”徐剑光笑着说,自己更重视精神层面、思想层面的交流,“博鳌是一个企业家们一起交流、学习、互动、合作的大平台,在这里得到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前瞻性,只有到了现场交流,才能了解更多的经济信息;交流然后作出判断,才能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加博鳌的8年时间里,欧琳也迅速发展,如今国内已有近千个专卖点,销售遍及7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500多万用户正在享受欧琳的产品。欧琳成了国内厨具界的领跑者。要说具体哪些是因为博鳌而改变很难,徐剑光知道,博鳌给自己带来了更具战略性的眼光,这是毋庸置疑的。“德国提出要在产业升级中更加注重质量,我们企业也要从重数量转变为重质量,从短期增长到着眼于长期利益考虑,特别是今年国际竞争加剧,对产品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向‘苹果’学习,提高产品竞争力,把目标消费群更加细分,更有针对性。”
每一次发言,徐剑光都会准备得一丝不苟,“我们希望通过博鳌这个大平台,传递出浙商的好声音,把浙商的学习精神、创新精神传递出去,让世界对浙商这个群体有个更深更高的认识。”
新秀:连续七年牵手博鳌
位于嘉兴平湖的新秀集团,是我到博鳌后认识的第一家浙江企业。相遇地点是论坛注册中心,缘由很特别:工作人员递给我论坛采访证件的同时,还给了我一个漂亮实用的“悠客”牌背包,这是新秀集团生产的论坛会议用包。
这已经是新秀集团连续七年成为博鳌论坛唯一指定会议用包赞助商。于是,每位与会嘉宾和媒体记者的肩上,那个正面印有“NEWCOM”、“ASIA博鳌亚洲论坛”标识的双肩背包,成了论坛的一道靓丽风景。
浙商的用心独到,由此可见一斑。参加完民营企业圆桌论坛后,新秀集团董事长施纪鸿告诉我:“博鳌每年都是新的,我们的会议用包也次次不一样。”
每年变换花样,推出新型箱包产品,身为平湖、嘉兴、浙江乃至全国箱包行业的会长单位,施纪鸿每次参加博鳌,都在向嘉宾们传达这样一种声音:箱包虽是传统产业,但只要有信心和愿望,不断创新升级,不远的将来,我们也能像LV那样,向着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做出高附加值的产品,“我相信,我们的声音,经过嘉宾和媒体朋友的传播,全世界都能听到。”
连年参加博鳌,施纪鸿发现,浙商多起来了,常常是到了一个论坛现场,一不小心就能发现浙江老乡的身影。是的,这里有亚洲最顶尖的学者专家、金融家、风险投资家,有制定各种经济政策的各国官员政要,面对如此一个前沿权威的信息汇集地,面对如此一个学习互动的交流大平台,精明而又有远见的浙商怎么会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