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逐梦金平湖
文 陈爽 朱凤娟 任迎春 马国强
文 陈爽 朱凤娟 任迎春 马国强
大自然给予了平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里是传统的“鱼米之乡”,人民聪明、勤劳、朴实,自古以来,平湖就有“金平湖”的美誉。
平湖,处于上海、杭州、宁波的中间地带,距离3座城市车程均在1~1.5小时。辖区内有年吞吐量超过6000万吨的浙北地区唯一的出海口——乍浦港,绵延秀美的九龙山望东海而立。漫步东湖岸边,看飞鸟掠过水面时留下的刹那轻盈,让人脑海中不禁闪现一念:或许这就是自然与现代联姻的未来城市样板。在这片以“江南水乡”闻名于世的土地上,平湖的自然美+平湖人的勤劳实干精神,这种魅力要素组合,孕育了“四敢一不怕”精神和“平和报本,勇猛精进”的新时期平湖城市精神,成就了它独特的城市吸引力。
招商,来过便不曾离开
3月13日下午1点半,我们在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见到一位负责招商的工作人员,过去的两天,他一直在上海忙于招商。“招商工作不仅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昨天见了3家投资商。”他口中的“昨天”是3月12日,上海下了一天的雨。
这只是平湖众多干部投入招商工作的一个缩影。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平湖形成了广大干部到项目推进、企业服务的一线战场的工作氛围,通过“百名干部进项目”、“百名干部下企业”等活动,各级干部变身为项目的“领航员”、企业的“服务员”。在市领导班子内部,形成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周一天”招商机制和市领导“星期六招商”机制,打造出主要领导和招商项目面对面的畅通渠道。
有位市委领导常说,“招商没有局外人,机关干部人人都是招商环境,个个都是招商员”,而法宝就是平湖市从2012年以来大力弘扬的“四敢一不怕”精神,即:“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破难、敢于创新、不怕得罪人”。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平湖的招商干部敢拼敢干,招商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战果,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办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手续,仅仅用了3个月时间。
2013年10月17日下午,浙江日新华新顿精密特殊钢项目的协议正式签署,从此,国内首个特殊钢钢板项目落户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此忙碌了近两年的招商干部们,这才将悬着的心放下。
平湖与该项目初次结缘是2011年11月14日,一条来自上海的信息引起了招商工作人员的浓厚兴趣:一个特殊钢板项目正在中国寻找合适的开发区落户,两家投资母公司——日本日新制钢株式会社和伊藤忠丸红钢铁株式会社均是世界五百强企业,项目所加工钢材的精密程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一个“亩产效益高、产业带动强”的优质项目,其前景吸引力和争取项目时的竞争压力成正比。2011年冬,来自南通、常州、苏州等地的十几个开发区的竞争,让招商干部着实感受到了漫长的寒意。
两年前的平湖,和苏南等地的开发区相比,除了独特的区位优势外,在基础设施方面的竞争力明显不足。外企投资,最关注的是审批程序是否流畅,“敢于担当、敢于破难”的平湖招商干部把关键工作做到了极致:多次到省发改委了解最新的钢铁产业政策,只要投资方提出核实政策的需求,不管何时到了平湖,谈判桌的案头都会置放着完善的中外文对照文字材料。
此时,作为国家级光电特色产业基地,平湖已陆续引进了川电公司、SK公司、津上公司等外资企业。投资商从入驻企业得到的正面反馈信息,无疑给平湖在投资服务方面加分不少,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鼓舞。
“考察——谈判——考察——谈判”,平湖市和投资商开始了两年的招商“拉锯战”。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华新顿工业公司闻讯赶来,希望加入项目,以结束在中国长达6年的寻找合作伙伴之旅。于是,世界五百强的3家公司共同投资的浙江日新华新顿精密特殊钢项目最终在平湖安了家,成为平湖市2013年引入的最大外资项目,被招商工作人员奉为经典案例。
吸引力,是美丽的事物属性,不需要掩饰,总能顺从自然之道,以辐射状散开来,影响更多的人选择汇聚一起。平湖,就具有这样的特性。
广东的冠豪公司在新仓镇实地考察之后,便决定在此地投资不干胶项目,原计划在外省投资的分切纸中心也搬到了平湖。
三年前,泰国正大集团负责人到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考察,在嘉吉食品公司门前驻足沉思了15分钟之后,坚定地说,“他们来了,我们也来吧”。
日本JFE公司已是第8次增资了,创造了公司发展史上在一个地方增资最多的历史;台资南六企业(平湖)有限公司今年增资1000万美元扩大产能,这是它在平湖的第4次增资……
强劲的投资吸引力背后,是一整套清晰的招商工作思路:
面对美丽河山,招商干部“敢于负责”、严格把关,前后拒绝了20多个大型项目,高污染的电镀项目、污水排放大的项目均被拒之门外;
2014年,作为平湖市“一号工程”的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新特点:地等项目。埃能德电器在一月份签约后不久,便得到20亩用地;大展机电设备所需的面积为52亩土地也在签约后立即得到落实;
2014年,平湖市招商引资的主要思路为主攻机械制造、生物食品(医药)、化工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加大成套设备和终端产品项目的引进力度,从而避免零部件生产厂商带来的市场风险……
今年前两个月,平湖招商实到外资达4514万美元,同比增长12%,取得招商工作的开门红。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独山港区、上海张江平湖科技园区三大招商平台形成了浓厚的“大招商”氛围,累计有18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平湖投资安家,占嘉兴市世界五百强企业数量的一半。
民生,百姓事马上办
3月10日,30岁的青年男子邓某结束了自己近两个月的流浪生活,从平湖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家乡——贵州六枝县。
一周前,“中国·平湖”网(平湖市政府官方网站)的“百姓事马上办”平台收到市民倪女士提交的一条信息:关帝庙关公祠前的一个景观凉亭里,住着一位疑似流浪乞讨的人员,希望有关部门关注,及时给予救助。
负责“百姓事马上办”运营的信访局工作人员接到消息后,立即与公安机关联系,确认了流浪者的详细信息:邓某,贵州六枝县人,来到平湖后不久不慎将身份证丢失,打工不着,且因精神状态不佳,只好在关帝庙内流浪。
经本人同意,嘉兴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将他接到救助站,公安机关与其家人取得联系,帮助邓某平安回到家里。平湖电视台的新闻栏目全程报道了这一事件,平湖人送远方同胞回家的事,一时间成为当地美谈。
在整个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当属“百姓事马上办”网上服务平台。2013年1月,平湖市在“中国·平湖”网站创办了“民生问题办理系统”,用于解决民众反映的各类民生问题。同年年底,系统升级为——“百姓事马上办”,这一创新成为平湖百姓反映民生问题的畅通渠道,也是省内首例由政府主办的网络互动平台。
沉甸甸的信任在这里汇积:
林埭镇的王女士希望解决娘家种植的多心菜的销路问题;西瓜针织厂的11名职工求助办理养老金的补缴事宜;曹桥镇某新村的周女士反映村口垃圾挡道,希望有关部门介入;平廊公路周圩路口的红绿灯坏了,希望有关部门及时修理……
百姓展示着自己真实、温热的生活。
百姓事,事无巨细,件件关乎民意。和有关部门联系,研判、交办、催办、督办、回访……这是“百姓事马上办”经办人每天的工作脉络。“工作日内一般事项2小时受理、2天回复,超过时限追责”是基本的工作原则,在每个工作日,“百姓事马上办”的办理单都会出现在市委主要领导的办公桌上,办理结果则以“民生问题专报”的形式在各机关部门流通。
在“敢于创新”工作形式的同时,一整套完善的“不怕得罪人”的问责机制在机关内部实行。去年,共有19个部门42次超期办理,全部被通报批评,6个单位的8名领导干部、12名科室负责人接受约谈。这一年,“百姓事马上办”向平湖市民提交了一份耀眼的成绩单:共有1195件民生问题留下了档案并得到妥善解决。
“百姓事马上办”是测量平湖市民生工作的温度计,89%的服务结果满意率、95%的服务态度满意率是饱含着百姓幸福温度的指数。
和谐,心安乐处身安乐
过去的一年,平湖全市GDP以10.8%的增速增长,在全省17个强县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在此成绩的基础上,今年1~2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13.6%,固定资产、工业生产性投资以及服务业投资平均增速在20%以上……
持续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和辖区内庞大的用工需求连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务工者。有数据显示,本世纪初,平湖市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员还不到2万,而2006年已达24.5万,超过本地户籍人口的二分之一。
“故乡”一词,带着各种美丽的标签,留在了人们恒定的记忆空间。而“故乡”之所以无可取代,与“他乡”最大的区别或许就是身份认同感了。
为更好地服务于外来务工者,早在2007年6月,平湖市便挂牌成立了新居民事务局,成为全国首个专门负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常设机构。
2007年11月20日,浙江省首批流动人口《居住证》在平湖市新埭镇发放。对于平湖的外来务工者来说,是清爽、惬意的一天。从这一天起,他们将不再被称为“外地人”、“外来者”,有了新的统一称呼:“新居民”,领取居住证,在平湖找到了身份认同。有20多年历史的“暂住证”在平湖画上了句号,这一次,一向“敢于创新”的平湖,又走在了全国前列。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重要的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告别了身份尴尬,得到认同的新居民在“第二故乡”——平湖编织着自己的人生梦想。近年来,先后有新居民代表被评为“新居民十佳优秀人才”、“十佳优秀新居民”。此外,还涌现出嘉兴市优秀共产党员、嘉兴优秀新居民徐威,嘉兴市“十佳”新居民党员夏大稳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新居民”周家岩来自湖南,今年35岁,在平湖已有10个年头。孩子在公办学校读书,免收借读费;夫妻俩在工厂上班,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谈及未来,他笑着说:“打算在平湖买房子了,这里早就是我的家了。”
刚生完孩子的河南籍“新居民”刘瑞瑞体会到了来自计生系统的关爱。林埭镇的计生服务员上门询问她产后恢复情况,宣传计生保健知识,“来了好几次了,就像自己的家人。”刘瑞瑞说。
打开“平湖新居民网”,平湖地图上标满了各地“新居民”工作站的位置:1个市局、8个事务所、433个工作站、22个志愿服务站,所有街道均成立了新居民服务队。上下联动的工作架构,如同一张结满亲情的网,每一个基层干部是网上的结,融进了“新居民”的生活细节,温暖着他们的日常生活。
对土生土长的平湖人来说,幸福感越来越浓;对新居民而言,平湖,正以“第二故乡”的姿态走进他们的记忆。这个和谐空间里的人们,无论当初来自哪里,何时到了这里,最终收获相同的情怀:心早已属于这里。“四敢一不怕”精神和“平和报本,勇猛精进”的新时期平湖城市精神,不断彰显。
后记
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我们归程的行车上,回首再望一眼金色的平湖,心中满是感慨。这一日的行走,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平湖上上下下各局办领导干部的工作热情,担当与奉献是他们对于“人民公仆”最朴素的回应,其精神内核就是“四敢一不怕”;这一日的行走,我们也深入体会到了“平湖人”的幸福指数,安实与满足是他们对于“住在平湖”最接地气的感受。
这一方水土自有千年的历史积淀,滋养着平湖温润的自然和人文风情。但让人们“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更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日益完善的软环境打造。智慧创新、活力激荡的改革发展热土,让每一个来到平湖的人都满心向往。或许,这才是越来越多人走进平湖、留在平湖的最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