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天下·看时事

卢旺达大屠杀

  卢旺达大屠杀又称卢旺达内战,发生于1994年4月7日至1994年7月中旬,是胡图族对图西族及胡图族温和派有组织的种族灭绝大屠杀,共造成80万至100万人死亡。

  位于非洲中部的卢旺达,居民由胡图(占85%)、图西(占14%)和特瓦(占1%)3个部族组成。卢部族矛盾由来已久。历史上,西方殖民主义者对卢旺达实行间接统治、分而治之,先用图西人统治胡图人,后又利用胡图人反对图西人并统治图西人,导致1959年、1963年、1967年和1973年发生过4次大规模部族流血冲突。一批又一批图西人被迫逃往邻国,截至1990年10月,流亡国外的难民多达5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图西人,使殖民时代前两个原本和睦相处的部族之间形成了深刻的仇恨,一有风吹草动就发生部族冲突或部族仇杀,这次内战便是卢部族矛盾长期积累恶化的结果。1990年10月,以图西族难民为主体的反政府武装爱国阵线从乌干达攻入境内,迅速控制东北部地区并向首都基加利推进,从而开始了一场持续3年之久的内战。在非统组织及邻国的多方调解下,冲突双方1992年7月开始谈判,于1993年8月达成和平协议。10月底联合国派来维和部队监督协议实施和根据和平协议建立过渡政府。但双方积怨甚深,分歧太大,和平协议难以实施,过渡政府迟迟不得组建。1994年4月6日,卢总统哈比亚利马纳(胡图族人)在出席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关于解决卢旺达和布隆迪部族冲突的地区首脑会议后,与布隆迪总统同机返回基加利,座机在机场上空被火箭击落,机毁人亡。该事件立即在卢旺达全国范围内引发了胡图族人针对图西族人的血腥报复。7日,由胡图族士兵组成的总统卫队杀害了卢旺达女总理、图西族人乌维林吉伊姆扎纳和3名部长。在当地媒体和电台的煽动下,此后3个月里,先后约有80万至100万人惨死在胡图族士兵、民兵、平民的枪支、弯刀和削尖的木棒之下,绝大部分受害者是图西族人,也包括一些同情图西族的胡图族人,卢旺达全国1/8的人口消失,另外还有25万至50万卢旺达妇女和女孩遭到强奸。同年7月,卢旺达爱国阵线与邻国乌干达的军队反攻进入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击败了胡图族政府。

  这场大屠杀,给卢旺达带来了巨大灾难,使这个原本贫困的国家雪上加霜。大屠杀还使这个国家的人口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14岁以下的儿童约占总人口的40%,许多妇女成为寡妇,大量逃亡邻国的胡图族极端主义分子渗入邻近国家,给这些国家的安定带来负面影响。

  联合国于2003年12月23日宣布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反思卢旺达大屠杀国际日”。

  (据人民日报)


浙江日报 天下·看时事 00006 卢旺达大屠杀 2014-04-09 3428663 2 2014年04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