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新闻时评

80后危房困局如何破

  王玉宝

  奉化塌楼,一死六伤,教训惨烈。事发后,当地政府积极组织营救,及时发布信息,妥善安置住户。但此事暴露出的建筑安全隐患,仍在引发追问。

  一则,人们难以理解,一幢“寿命”不满20年、位于繁华闹市的居民楼,何以瞬间崩塌,那得是积累了多大的安全问题?究竟这些危房是不是在建设之初就埋下“苦果”?要解开这些问号,就需要当地政府认真调查事故原因,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倘若因时过境迁,相关责任主体已分拆或吊销执照,就放弃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追溯,不仅于法无据,也无法警示后来人,更无法向民众和死伤者交代。

  二则,人们难以理解,说倒就倒的房子,不可能没预兆,但为何预警不足以使我们避开灾难?人们记忆犹新,5年前,就在此次坍塌房邻近小区,早有坍塌先例。而1年多前宁波江东区的倒塌事故,更引发全省范围的危房排查。就此次坍塌房自身而言,去年11月已显危象,至1月下旬就下达了“C级危房”处置通知书。但一个个如此之近的预警,都未能化解危机。固然,此中既有解决问题的体制机制因素,但也彰显了人心对生命的麻木。

  三则,人们还相当困惑,那些“80后”“90后”危房究竟怎么了?宁波近三起坍塌事故中的楼房,都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并交付使用。而在国内其他省市,近期也有发生类似事故。“二三十岁”的房子,距离50年~100年的法定使用年限尚早,为何未老先衰?

  客观来说,“80后”“90后”危房,确有特殊时代背景。这些房子,诞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市化带来的大拆大建热潮中,当时一方面急切追逐效率,另一方面资金、技术乃至建筑行业的质量标准都有欠缺。这不可能不为某些建筑留下安全隐患。而更早或更晚时期的房子,要么已被拆掉,要么“年纪”尚轻不足以暴露问题。更兼“80后”“90后”楼房,处于改革的接续环节中,建成时多是单位公房,几年后以低价变身房改房,后又可能在房市的高歌猛进中多次高价转手。这种复杂背景,带来责任主体认定的现实困难。

  由于上述背景,这些房子出现险情时,其处置便相当尴尬。一方面,其较难获得“D级危房”的认定,因为一旦如此就意味着住户必须搬离,而成本很可能由政府承担。另一方面,即便被认定为较低等级的“C级危房”,其加固修缮费用同样是问题。让政府拿全体纳税人的钱垫上,一则不合理,二则财政有压力。但让居民掏腰包,显然也不合理,因为它很可能原本就有质量问题。实际上,在很多城市,很多此类危房甚至从上世纪90年代就进入了被“踢皮球”的命运。

  由此可见,在我们谴责人心麻木的同时,倘若上述共性问题不解决,“80后”“90后”危房的险情只会继续发酵。每次事故后的排查,无非是让问题再次凸显,怎么解决,却仍然一团乱麻。以生命为重,政府应尽快协调各方建立一个责任共担机制,原产权单位、住户、政府、社区、街道和住建等部门,都应在这个机制中承担一部分责任。当然,房屋质量涉嫌明显的违法犯罪活动则须同时追究法律责任。

  另一方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下的新生建筑同样面临着安全的质疑。建筑行业招投标的暗箱操作、工程建设的层层转包分包以致偷工减料、监理验收环节的形同虚设等乱象,几成行业公开秘密。这也是近年来一些楼脆脆、桥塌塌方生方死、不断涌现的原因。假如说那些“80后”“90后”危房的教训我们不得不面对,那么今天我们更应吸取教训,切莫让子孙后代再为今天的建筑质量“埋单”。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11 80后危房困局如何破 2014-04-09 3426597 2 2014年04月09日 星期三